赵丽蓉老师曾经在小品《如此包装》当中演唱过评剧《花为媒》里最为经典的一段《报花名》。借着一段RAP,“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成为了全国人民最为熟悉的评剧唱词。
“春打六九头”来源于旧时立春日鞭打土牛以祈丰年的习俗。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第六·立春中这样记叙:立春前一日,开封府照例会进献春牛(打春用的土牛,也有用苇或纸制成)到宫中供打春之用。开封、祥符两县,也会放置春牛于府前。到了立春那日,府僚一早便开始打春,如州郡长官所行仪规一致。
正如《东京梦华录》所说,过去立春日是极为热闹的。不止是京都,全国上下各个州府道县都会举行打春仪式。立春当日,大小官员一律穿戴齐整集于府衙门前,自知府太守一级起,按官职大小依次手执彩杖,鞭打“春牛”,这即是“打”春的来历了。边打还要边向“春牛”抛撒稻、麦、麻、豆等农作物,以期“五谷丰登”,直到将泥牛打裂、打碎,“打春”活动才算结束。
春打六九头,指打春之日正巧是六九的头天,也就是说(立)春“打”到了六九的“头”。冬至是一九的开始,中间经过小寒,大寒等三个节气,每个节气15天,正好45天。从一九到五九结束,也是45天。所以立春这天一般是六九的开始。不过不是绝对的,也有“春打五九尾”的时候。有“春打六九头,家家买耕牛(丰年);春打五九尾,家家活见鬼(灾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