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依靠,近年来,基层发展开启了加速模式,各类人才以回报桑梓、反哺家乡的情怀回归乡村。作为基层,我们要重视人才、会用人才,创造更多发展的条件,吸引他们回乡创业,让“返乡流人才”成为“奔腾骏马”,助力乡村振兴。
做好返乡大学生的安置工作,让他们鲜衣怒马驰骋基层。很多大学生放弃城市就业和生活,以反哺家乡的情怀毅然回乡。对于返乡大学生,我们要建立“一对一”的安置服务模式,调研入户了解他们的专业、技能、适合领域,做到适才配岗、任人唯贤,让他们的广博才学得以尽情释放,不负青春梦想。对返乡大学生放松限制,不设硬框,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辩证态度引导其释放潜力。还要解决好返乡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为他们落实就业、子女上学、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精神食粮等后勤保障,让他们扎根基层,以平生所学贡献家乡父老。
做好返乡企业家的服务工作,让他们敢作敢为造福桑梓。创新是驱动乡村振兴巨轮不断前进的引擎。在广袤农村,到处孕育着商机,吸引很多本土企业家返乡创业。我们要助力返乡企业家不断打破思想枷锁,在烟火气中寻觅新机遇。对于返乡企业家,基层干部也要当好引路人、勤务员和联络员,要勤到上级相关部门走动,为返乡企业多跑腿,将相关政策及时传递。作为驻村干部,我们要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将各项政策悟透嚼烂,在生态农业、特色养殖、项目建设等方面能够助力返乡企业家,帮助崭新的乡村业态迅速开花结果,为本地乡亲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强人民幸福感,真正造福桑梓。
做好返乡新农民的引导工作,让他们换挡升级带富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如果能够让农民思维转变,积极创业,乡村振兴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那些在城市打工多年返乡家乡的新农民,他们是城市文明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要激活他们的新思维,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帮助他们抓好创业良机。作为我们驻村干部,要熟知惠农政策,加强技能、致富经验的培训,帮助新农民的初创企业规避风险,引导他们无顾虑地加入乡村创业队伍,为他们破解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短板弱项,让他们在崭新的乡村发展形势中再次发光发热,带领邻里乡亲共同致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