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桥了!
先生还没有进门,就把这个消息带给了正抱着儿子准备做饭的她。
“那座桥确实该修一修了。”她应声到。
水南乡和水北镇,两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只有一桥之隔,那座桥可以说是连接桥南桥北的要道,假如在战争时期,必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方圆十里地之内,再无可行之路。
先生在水南乡中学任教,这桥是先生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以前周末去先生家,也路经此桥,两边的栏杆只能靠那些还没有完全掉落的底座告诉路人曾经有过。路面坑洼不平,自行车行在上面,都感觉像过山车,有时不的不下来推着走。
说修就修,果然要动工了!
为了方便两镇百姓通行,有人做起了摆渡的生意。
这也很稀罕。毕竟我们这里属于平原地区,大片的耕地,一望无边,就是这条养活了两岸几百万人的“生命河”,也是人工河,平时只是用来储水灌溉的。想想先生能每天坐那么一段“荡悠悠”的水上漂生活,她觉得也挺有意思。
跟先生一起的,还有同样家在水北镇的钟老师,平时他们总是一起来回,所以,不管什么天气,回来的早晚,她都不担心。
转眼到了六月。
那天下午,狂风突起,碗口粗的大树有的竟被硬生生刮断了,屋门前飞沙走石,她赶忙关好门窗,可是就在刚刚关好的瞬间,只听呼隆隆一声巨响,原来是宿舍东侧的一长截院墙被风刮倒了……
她的心一下子收紧了!不敢想,如果他们俩正骑车在路上,亦或正坐船……
好在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闹了一阵脾气,转眼太阳挂在了西天,美丽的玫瑰红顿时扑撒了下来,她的心里稍微放松了些:也许刚才还没放学,没出校门呢,现在已经好了,风平浪静。
太阳好像很着急似的,孩子们还没有在阳光下玩够,她已经躲到了西边青纱帐的后边去了。
她抱着娃,做完饭,喂娃,吃晚饭。
哄娃睡觉。
当孩子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之后,她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先生还没有回来。
这时候,大多数家庭都已经关好门户,准备休息了,她不便打扰大家,于是,只能守着娃,竖着耳朵,听着外边的动静,希望在蛙鸣虫叫中分辨出先生自行车到来的叮当声,或者轻轻的敲门声。
没有,除了近处的虫叫,就是远处的蛙鸣,乡村的夜晚是宁静的……
夜越深,她越是一刻也不敢合眼。
在这静默里,她的脑子却是翻江倒海,各种画面呈现在眼前,她越想越怕,以至于后来,她忽然明白,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除了生死。于是在心里暗暗发誓:“只要你平安归来,我再也不跟你吵架了!”
看看天色发白,孩子也睡醒了,于是,她赶紧给孩子穿好衣服,把孩子托付给邻居主任夫妇照看,骑上自行车,便沿着先生上班的路寻去。
坐在船上,她扶着自行车,已经顾不得体验坐船的感受……
匆忙赶到先生的单位,同事们说已经回家了。
原来,他一同事家中有些变故,先生和他同事们都过去帮忙了,直到凌晨四点多才各回各家。
她心里稍感轻松了些,于是,急忙往回赶。
刚拐到单位门前的大路上,先生抱着孩子正出来迎她。她泪水盈眶,却笑着和先生孩子拥抱在一起。
在她的心里,幸福从此定了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