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死亡没那么可怕
文:啊呸
《Coco》(我固执的不喜欢中文译名)我即将三刷,可是一直都不敢写点什么,作为一个半吊子动画人,我不想假模假式去分析动画的细节,更没资格作为一个“影评人”评头论足,只是我还原一个单纯的观众,想写写自己的一点只言片语的感受,并且真诚的向朋友们推荐这部特别优秀的动画电影。
三年前我就买了一本书《西藏生死书》,到现在我都没有读完三分之一,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本书,对我而言这不是一本佛学著作,更像是一本“工具书”,虽然只读了一部分,却让我深受感悟,这种感悟是对生的敬重,以及对死亡的敬畏。我不敢说自己完全参悟,但它的确让我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它让我认真看待生命,“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死亡多可贵”。我从未真正的去探索和正面对待死亡,以致我一度以为死亡离我遥不可及,忙忙碌碌的生活已经让我无暇顾及“死亡”,却不知这未知可能随时发生。
今年9月份我做了一个小手术,9月13日,我从未对数字敏感,那是因为这一天也是我们创业后第一个动画作品《拾梦老人》发行的日子。此前,我为了这部作品做了大量的工作,创业一年来我从一个VR动画白痴,逐渐变成一种热爱和喜欢,我付出了很多时间来去学习和钻研,做了大量的铺陈,却因为自己的小病错过了它面市最重要的日子,老实讲我有些许遗憾,如果我还在一线岗位可能或许会做的更好,可是我没有选择。手术前一天,我一个人提着往常出差用的行李箱,带着简单的衣服梳洗用品住院,就如同出差一样我竟然住院了。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去办理住院手续,做检查,吃药,做手术前准备,看着一个个病房里面的病友,我都无法想象未来的一段日子,我也会像他们一样病怏怏的样子。
手术当天,我一早被叫醒,拿着手术用品排队。第一次真正的恐惧来自手术前的休息间,在被动刀之前,阴森的房间,我看到一屋子人的恐惧,我强忍着恐惧躺在手术台。我自然是一个照顾脸面的人,手术前我还特意洗漱,擦了一点面霜,我不想用憔悴的一面示人,因为当时当地没有人值得我示弱,我试图阳光的做完手术。这些年来,很多重要的决定和场合都独自面对,这一刻也不曾觉得有多庄严。做手术的护士和大夫经验丰富,我躺在在电视里面看到的手术台,内心有些抽搐,那一刻我真的有些害怕。直到护士跟我打趣开玩笑,她们一边闲话家常,一边逗我,“呦,你这么香,做手术还喷香水啊。”我笑着无言以对。接着他们开始帮我布置手术,在打半身麻药的时候,我的痛苦无以名状,随即我就心大的睡着了。手术结束后,我还处于半昏迷状态,被推回病房躺在床上,我才略微清醒,半昏半迷的状态问了一句“我们开始做手术了吗?”护士小姐姐说,“这人心也是够大,手术已经做完了。”不知睡了多久,我开始恢复知觉,躺在床上拿起手机,一边查看信息,一边勾兑着工作。一切就如同一场幻觉。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都是在换药、睡觉、看手机的切换中。
离家多年,早已养成独立的恶习,不敢告诉爸妈,他们远在老家知道了也图添担忧;也不敢告诉妹妹,她工作压力更大还在外地出差,只敢让经常相处的三俩好友知道。一直以来,我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自小养成的“懂事”这一习惯,滋长着我一直想成为“别人家孩子”的魔咒。只是躺在床上的那一段日子,却让我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开始琢磨哪些事哪些人值得我去珍惜,哪些事哪些人可以去放手。
虽然不是什么大手术,确实让我第一次真正的对“死亡”有了一些正面的认识。
可能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跟《coco》有啥关联,其实不然。做动画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忽略皮克斯,也不会忽略他第19部作品,看似有些俗气套路梦想的故事,却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那就是对“死亡”的认知。这部取材墨西哥亡灵节的故事,让我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死亡,体会到死亡没有那么可怕。
前些日子一直在看是枝裕和的作品,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稍有关注,他让我看到平凡世界细节的魅力,以及对死亡的敬畏。死是生的另一面,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延续。
《Coco》对我而言,并不是讲述追求梦想故事,而是让我正视家庭关系、亲情的故事。“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这个电影告诉我们,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别,忘却才是。在追求理想无可厚非的观点下,其实家庭才是最终的依归。不论是艾克托还是米格尔,他们最终其实都选择了亲情,或许这并不是我的价值取向,但也是我的理解范围。我们无不在理想、放逐、追求自我的路上纠结着,这是一种状态不是结论。
《Coco》并不是美化死亡,只是让死亡带着一种神圣的阳光,它不是我们见过的那种悲痛和绝望,而这才是我最爱这部电影的原因。它更具备一种慈悲的关怀,它没有一味的那么强调理想,而是更加回归人性,它让我更加勇敢,它不经意的带有一点“佛性”的光芒。
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如果可以提前预警,那么最坏的结果也就没有那么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