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性环节,既是城乡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微细胞”,也是城乡网络的“微单元”。不仅关涉到党执政的群众根基是否稳固,也影响国家治理的基层运行是否稳健。基层治理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党的执政能力的“最近一公里”,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基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在基层。新时代实现社会高效能治理,其关键在党,落脚点在基层。
基层治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更大挑战,迫切需要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强化党的领导,可以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和龙头,健全的体系是党的领导延伸到基层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和创建社会治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必须突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载体功能,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把党的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可以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良好治理的根基在于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感召力、影响力增强了,就会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方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可以加快形成基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强调“党领导下的群众广泛参与”,以开放性架构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坚持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精神,激发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动力,形成分工负责的治理模式,引导动员群众依靠自己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要丰富党建力量的下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就要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做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把广大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让广大群众时刻感受党组织的存在,时刻感受党组织的关怀,信任党组织,依靠党组织,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增强基层凝聚力。党是社会治理主体的领导核心和主导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群众的信任与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