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就是想做很多事,制定了好些计划,最后一件都没有做成。然后放弃之后懊悔、沮丧,你有没有想过可能并不是因为你没有毅力,也不是你没有决心,只是因为:贪心
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很容易就会用“目的法”去思考要不要做这件事。比如说:我要三个月内减15斤,我要一年读60本书之类的,这些都是用目标来倒逼我们去改变。然后我们会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制定计划,不停的细化到每一天甚至每天的每一个时间段。
你知道吗?这种用“目的法”去改变自己是特别让自己窒息的一件事,因为当你已经制定好计划的时候,你其实内心的潜意识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很高的“锚点”,然后你每天去不停的往前面跑,虽然每天都是二十四个小时,但是我们每天其实是“不可控”的,可能你今天状态不错,但是到了明天你心情烦躁或者有突发事情你需要处理,那么,这个时候你的“计划”就没有往前面推,你就会想着“我要补回来”,因为这是“我应该做的”,你绑住了自己每一天的“弹性”,让它特别的束缚,让自己有一种窒息感。然后当你有一天感觉到有点累的时候,你抬头一看会发现:目标好远啊,而我每天的进步如同杯水车薪,这也是必然的,因为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天一天的累计。当我们把目标定的特别清晰的时候,会对现实中我们往前面有是一种阻力!不仅如此,很多人还会同时制定两个甚至更多不同领域学习的“计划”
在多个不同的领域跳跃,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你没有办法深扎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段时间做一件事,把全身心的精力投放到那个领域去学习,这种单一的跑道才是跑的最快的,因为心无杂念。你不用去思考除了这个领域之外的别的事情,这个时候你的内化能力才能最大。
相反,当你制定了好几个计划,不同的领域,又想健身又想学吉他又想学画画,你每天就需要在不同的领域去切换自己的思维,最后就是没有办法在一个领域去深扎。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把每天的计划定的特别满,没有弹性的时候,我们没有考虑到我们的情绪跟状态,而情绪跟状态是不可控的。可能我今天状态不错,可以多学习一点,可能明天状态不好,可能少学一点,当我们把计划定的特别细的时候,我们就是想着去压住这种不确定性,问题是:压不住的,你不停的压,最终这种隐忍还是会反弹。所以,接受它的存在,承认它,然后与它共处。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反其道而行,把“计划”定的越模糊越好,为什么呢?
当我们把计划定的“模糊”的时候,就弱化了每天需要成长的指标,这样,当我们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减少“负罪感”,只要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哪怕每天往前面推一点点也没有关系,而“方向”,正是: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情!
现在知道了吧,所谓的“深扎”不是不停的死磕,也不是不停的用“目的法”去刺激自己,而是,问一下自己:我做这件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再用自己觉得可以的那个时间段,往这个方向每天推进就行。一次只做一件事,每天推进一点点,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最主要是就是需要我们戒掉自己的贪心。不要急,按照你的节奏往前面走,终将会在你喜欢的那个领域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我是小徐,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