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写?

      昨天得闲,信步来到西单图书大厦,读完了预谋己久的《三体》。

        三体的内容,我就不再复述,相信大多数人都了解。读完后,我只想说一句话,我不喜欢。

         喜不喜欢一本书,毎个人都有自己无可非议的标准,我自己的标准会更感性一些:

        我喜欢的第一类书:能戳中泪点的书。无论它展示的是小资情调的都市生活,还是朴实单调的农村生活;无论它是把美好撕碎给人看,还是把美好展示给人看,只要书中显示了真实的情感,并且触动了我,我就会喜欢它,如同我喜欢的《穆斯林葬礼》、《呐喊》等,甚至是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每次读,都会泪湿眼眶。

       我喜欢的第二类书:能带给人正能量,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书。日常生活已经让我们很疲惫,很无奈。我希望我所读到的文字能给我力量、勇气和希望,让我有力量去积极、乐观、开心地面对生活。所以我喜欢毕淑敏和林清玄的文字,虽然她们的文字也展示生活不堪的一面,但那都是有温度的黑暗。这也是我自己去搬砖的出发点。

       我喜欢的第三类书:让人思考的书。让人思考,是因为书中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而且对这个问题的解读,又对读者有很多的启发。所以我也喜欢看艰涩的经书和典籍,也喜欢看专门写给孩子们的《爱心树》。

       科幻小说一直是我喜欢的类型,也是我和儿子从小一起看的书。《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好奇、勇敢、乐观的主人公一直陪伴着我们。

        写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明白我为什么不喜欢《三体》。因为在三体里,宇宙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黑暗丛林,这里面的多数主人公都向人性的弱点采取了逃避和屈服的态度。我在看的过程中,没有感动、没有思考,也没有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简书的朋友,都是喜欢写东西的朋友。为什么要写?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