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星,颠覆了我对母爱的理解。
电影看似讲述一个15岁小女孩追求梦想的故事,实则不然,它讲述的是伟大母爱的故事。
在印度,重男轻女的现象很严重。女主角的家里也一样,她爸爸不重视她,只关心弟弟。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爸爸经常因为一件小事而打骂妈妈,这让小女孩非常的失落,她一度劝说妈妈离开爸爸,可是,妈妈迫于生活的压力没有答应小女孩的请求。
另一方面,妈妈对小女孩特别的宽容,给了她许多自由,包括她想成为歌星这一梦想,妈妈尽可能地满足小女孩的愿望。
尽管爸爸非常的重男轻女,但妈妈还是偷偷地给小女孩买吉他,甚至卖掉自己的项链给女儿买电脑。
小女孩不幸的是,有一个重男轻女,不爱她的爸爸,但非常幸运的是,她有一个非常爱她的妈妈。她的妈妈不但爱她,也特别的懂她。
六岁,妈妈就给她买了第一把吉他。小女孩说,她是听宝莱坞的歌曲长大的,所以她对歌曲的识别度非常高。
可见,妈妈在非常用心的培养女儿,即使爸爸认为弹吉他是不学无术,她都一如既往地支持小女孩想当歌星的梦想。
这部电影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妈妈不但支持女儿的梦想,还特别懂小女孩的梦想。比如,看歌曲类节目,妈妈是陪女儿一起看的,她虽然不识字,但分析音乐起来,头头是道。她还经常与女儿讨论某个歌手的优劣。
前一段时间看过一本书,是关于培养小孩设计能力的。书中说,其实培养小孩的设计能力并不难,只要提高小孩的审美能力就行。如何提高审美能力呢?只有一点,那就是多接触美好的事物,那么审美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比如,多带小孩参观一些创意性博物馆,多看一些美丽的图片等等,从各方面培养小孩的审美观。
如同故事中的小女孩,她为什么对歌曲那么敏感,那是因为她从小听宝莱坞的歌曲长大的,再一次应证了那句话:“小孩值得拥有最好的东西”,包括高质量的音乐和艺术。
母爱,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令我反思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剥夺了孩子们自由的权利,至少没有做到像影片中的妈妈一样,无条件地支持女儿的梦想。
放空孩子的大脑,这是我所想到的另一本书。
对于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是:
第一,对小孩音乐与艺术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因为孩子是天然的大师,他们有对美的最直接的感觉。
第二,孩子值得拥有最好的东西,包括音乐与艺术。给孩子听的歌曲,不应该仅限于儿歌,多接触经典名曲,或许更有益于孩子的大脑发育。
第三,放空孩子的大脑,不应该带有任何的条件。
比如,你带孩子去听音乐会,一定要让孩子说出所以然出来,没必要,因为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更何况,你问多了,孩子就会不想听音乐会了,因为孩子会觉得很有压力,所以,功利性太强,会抹杀孩子的积极性。
我是131号星宝宝度仔妈咪,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的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199篇日记,好的事情,值得一直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