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像是在看一部 138 亿集的电视连续剧,仿佛要储备好体力和干粮,先让自己适应另外一个时空的环境,才能安全追上剧情。所以尽管将近 69 万字,也不敢略读,就像在玩一种解密游戏,你恨不得把整个屏幕各个角落都点一遍才放心通关,不然会有什么宇宙飞船之类的把你从这个时空里带走。
这哪是教科书,这简直就是诗啊。总之,它不生涩,我偶尔会觉得这本书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宇宙起源版,一个从 138 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开始就存在的东西,突然开口说话,跟你讲从那时候起到互联网时代所有的见解和秘密。这个东西会说,当初啊,我还是化学元素的时候,亲眼见证过那些恒星的消亡;它会说成为原子、分子和细胞之后,最难过的事情是定期的基因突变,因为这意味着哥几个要分道扬镳:香蕉和人类在 10 亿年前拥有共同的祖先;它说它跟野牛、麋鹿、驼鹿和美洲狮打过交道,去过苏美尔、埃及和努比亚,通晓采集食物和灌溉技术;它还会说在人类没有出现之前的一百多亿年里,一切照样热闹。
这本书就是这样讲故事的。它会源源不断地破解问题以及制造新的问题:未来还会发生什么?现在的互联网是怎么来的?通讯和运输技术有什么变化?蒸汽机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用?为什么会有国家、城市、城镇和村落?农业都帮上了人类什么忙?为什么有人类?为什么有些动物灭绝了?为什么两栖动物和不会飞的昆虫最早走出了海洋?生命是怎么来的?大陆板块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大气层?一不小心把地球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太阳、月球和宇宙当时都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有的恒星会消亡?光、热和能量指的是什么?人类真正探测到的,是宇宙不到 1% 的物质,那 99% 是什么?
当然它也在问:发展是可持续的吗?以及为什么在公元 1000 年,货物、人口以及信息移动的距离和速度与此前 1000 年没有多大的差别?创新最大的敌人是什么?
《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总共讲了八个门槛:宇宙、星系和新化学元素的起源,还有太阳系、生命、人类、农业和现代革命,八个门槛,意思是说从宇宙过去的 138 亿年里,八次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八种全新的事物时如何出现,并且演化到现在的——「你要了解人性的意义,需要去问整个宇宙」,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大卫·克里斯蒂安在由这本书衍生的网络课程的网站首页上这样交代道。
这就是“大历史”要考察的东西,它包括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过去,还有地球的过去,宇宙的过去;以前的历史大多是政府、战争、宗教和贵族的历史,但它想映照更大的世界,所以,这本书里探讨的不是谁打赢了谁,哪个国王又怎么样了,而是「一种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繁殖和适应环境的活的有机体,如何从惰性化学物质进化而来」。在这里,真核细胞和工业革命一样重要。
大卫·克里斯蒂安是这本书的作者,也是《极简人类史》《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的作者。《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是他和另外两位博士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和克雷格·本杰明共同写成,1989 年,他就开始在麦考瑞大学讲授大历史课程,2010 年比尔·盖茨和他一起,把「大历史」这门课变成了网络课程项目,中学生和普通公众都可以看到。多幸福啊,当我们被拉到科技馆或者自然博物馆转一圈之后,终于可以不是以吃一顿无聊的麦当劳告终,而是能够继续查看关于这个宇宙从无到有的一切,这是一件超级令人满足的事。
「大历史将自然史与人类史结合为一种单一、宏大且易懂的叙述。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可以与牛顿在 17 世纪以统一的运动规律将天与地结合起来的方式相媲美,它取得了近似达尔文在 19 世纪以一套进化理论将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统一起来的成就。大历史是世界史许多目标的自然延伸。」这是前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威廉·麦克尼尔对它的评价。
它仍然是一本教科书,表述很清晰,能救活你很多本来无精打采的想法;但如果这是一本故事书,它也同样做到了跌宕起伏(即便你已经知道剧情),比如它描述恒星的消亡和生命的诞生,它的语言有的时候像诗歌——「这种热量会逐渐消散,它样会冷却的、惰性的灰烬。天文学家将这种燃尽的恒星成为黑矮星。它就停留在那里,毫不起眼,在几十亿年时间里什么都不做,同时,有越来越多其他的死亡恒星加入进来,这座巨大而不断增长的恒星公墓会持续扩大,直到时间的尽头」,还有这样的句子:「恒星留给宇宙的,不是长生不老仙丹,而是生命本身的可能性。」
《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就是一个期待新生命,创造新变化和探究新的可能性的过程,了不起的地方不仅仅在于那种独创的「单一、宏大且易懂的叙述」,还有作为数十亿个加班加点的细胞组成的我们,能够从中彻头彻尾地感受到,我们为什么烦恼,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们怎么做选择,以及我们到底在干嘛。有的时候力量来得莫名其妙,而这本书总是通过描述一种化学元素、一种生命或者一种规律本身就能制造这种力量。
确实是砖头一样的厚书,但阅读体验佳,时间长,但你可以足够沉浸,细节也够多,一切仿佛就在身边,因为你要解答无数个小问题,所以也很难出戏。这才叫虚拟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