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是什么样子?未来学校里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未来学校没有了围墙之后怎么样“控制”我们的孩子,老师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技能?
围绕上述问题这次我们N4-6组的小组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次的小组分享,我们实行组内分组,有的主题为“成长”,有的是“课程”,最后一组是“赋能”,把大家庭一分为三。
“成长组”由贵州赫章付宗念老师、贵州独山白应美老师和山东东明彭松玲老师组成。“我的理念就是让孩子们在有边界的学校接受无边界的学习”付宗念老师说。用一根网线,参加互加网络多彩公益课堂,可以给远在新疆的“小伙伴”写信,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带着孩子们走出了大山。在付老师的带领下,她所在的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龙井小学获得“十大最美村小”的称号。三位老师的成长轨迹是:学习者、尝试着—助学、助教—探索者、实践者—观摩者—服务者—网师,这样一步一步,做有温度的教育。
“课程组”由宁夏海原田进花老师主讲,田进花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课程统整—STEAM”花花老师也在分享时提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也是她所理解的“课程统整”。“课程统整”需要的是各科老师通力合作,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赋能组”由云南富宁王露露老师和四川米德旺老师两位老师组成。两位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U型曲线在两位老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展现。村小的教育现状曾经把他们对于乡村教育的期望推入谷底,经过思考,他们还是决定用自己的教育爱为自己“赋能”,“赋能”之后再把自己的能量传给孩子们。米老师一开始进入校园,因为孩子们说彝语,他说汉语而导致的“师生交流困难”,经过米老师几年级努力,米老师所带的班级已经成为了全校说普通话说的最好的、卫生习惯最好的班级。而露露老师 ,经过两年的摸索,教学成绩已经在全乡镇名列前茅。两位老师的经历何尝不是把自己的能量输送给孩子们的最好典范呢?
我们处在这个最好的时代,站在浪尖,感知着正在缓缓生成的未来教育。未来学校一定是突破了学校围墙,学校里到处是能量满满的老师,我们用统整后的课程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通过一堂课,可以辐射到很多很多学科,改变了现在的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让孩子树立:“想玩”,请你到学校来,想学习,请你回家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