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很多家长说过自己的孩子学习积极性不够,看书写字总是磨磨蹭蹭效率不高,干活做事也是不够麻利,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家长们的抱怨和指责总是少不了的生活插曲,特别是在考试出分后,那种让他们冒出火来说孩子懒的情绪,你没经历过也一定看过。
听话懂事做事认真学习自觉的孩子少有,“皮孩”才是主旋律,可无论家长们或着急,或愤怒,或自我安慰,或学着放松,归根结底都免不了一份担心,这个孩子继续拖拉下去,将来怎么办?
在思考“未来”这个大字眼之前,家长们不忙先停下来想一想,你的孩子到底是在哪些方面磨蹭,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呢。认知行为疗法专家珍妮弗·香农表示,拖延症不等于懒惰和愚蠢,将一个习惯上的毛病赋予品性的定义是教育中的谬误,在《五步练习法》这本书里,作者详细阐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拖延症的诱因与危害,并就产生原因的不同分别给出解决对策,或许对你(或者对正在为孩子头疼的家长)有所帮助。
之前在考公班里时,老师曾经说过,很多答题技巧最终都可以分为三步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其实落到生活里,也是如此。在我们对抗“磨蹭”的过程中,一味地责备其懒惰的性格,并以更加强迫性的方式去试图压服对方往往并不奏效,搞清楚孩子究竟在抗拒什么,又因为什么而抗拒,才能针对性解决问题,打造属于他自己的学习习惯。
先来谈谈“拖延症”是什么。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某一个时刻对待眼前事有不想做、难以做的心态,相比较成年人更容易对后果产生共鸣会形成自我强迫,孩子的意志力通常更为薄弱。长期地无法完成任务,很容易给本人带来负能量反馈,更不敢于做出尝试与许诺,而那些“坏结果”又反过来让你更加恐惧与畏首畏尾,成为错误闭环。所以我们更偏向于将“拖延”看做是人类行为中的一种病症,而非主观的故意为之。
为什么会形成“拖延症”?根据珍妮弗的临床实践与心理行为方面的研究,将诱因分为四种心理暗示,并对应四种类型患者。
●追求卓越,对失败较为恐惧,所以选择规避风险——完美主义者
●追求刺激与兴奋感,对无聊的事难以投入,所以容易放弃——勇士
●追求平衡感,希望为人与处事上面面俱到,所以抓不住重点——讨好者
●追求独立思考,反对指派与压迫,所以更喜欢自我赞成的事——对抗者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人类通常都是复杂的,诱因有四种,但因融合比例的不同,在结果上往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所以如何判断自己是哪种,作者在每一节结尾都给出练习题作为参考,来标定你的行为逻辑。
那么如何去做呢,这便是接下来的重点部分。从四种诱因入手,作者解读了各自群体的心理活动,然后给予不同的改变性暗示,比如对抗者是自由独立的,他们不喜欢别人做主的选择,所以让他们认为这是符合他自身利益的事,从一个被指挥者成为合作者,就能获得激励;比如建立完美主义者信心,让他们知道优秀者通常失败的次数也不少,让他们的心态从“我绝不能犯错”改为“我可以犯错”。
当然,改变心态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五步练习法为拖延症患者准备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行动的动力
第二步:驾驭情绪,包括之前所说的培养新心态;和利用呼吸法等方式来巩固新信念
第三步:消除干扰
第四步:可行性的实施方案,比如消解紧张和焦虑感,将一个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阶段,先培养达成的快感
第五步:应对练习。对内心的诱因说不,尝试更坚定地回应批评,目的是说服自己,而不是说服他人。
五步练习法作为作者提炼出的书中精髓,这里就不多做阐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也正在经历拖延症的困扰,并常常感到无助,不如来试一试吧,看一看你是哪一种患者,告诉自己你并不孤独。
作为一本工具书,其实《五步练习法》在提出问题和解决办法之外,也带有很多温暖的地方,在介绍每一种人格的同时,作者从不忘点明那些拖延症患者们,并不见得都是坏事,他们各自的成因都来源于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只是因为找错了方法,就像在开头部分作者解释的那样,孩子的拖延并不是因为他们很懒惰或是其他人性的缺点所导致的,做一个更有耐心的家长,陪着他找准该走的路,才是对抗拖延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