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阅读一本陌生的书的时候时候总是会习惯性去看看封面序言后记之类的部分,尤其如果遇到的是小说总喜欢剧透一点,早点知道大结局,几乎所有的书也都会满足这个爱好,因为很少会有书不在正文之外加上几句作者的话,可是,余华的《第七天》偏偏不,除了最外面的腰封上有纯粹为了宣传的寥寥数语外,你找不到任何关于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也就是这短短几句话,我最终从书架上拿下了它:
“比《活着》更绝望 比《兄弟》更荒诞”
宣传很吸引人。《第七天》选择了一个刚刚去世的死者杨飞作为第一人称“我”,然后由“我”去讲述在死去七天之内每一天里的所见所闻,在最开头的时候,余华写了这样的一段话:“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 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 安息了 ——《旧约·创世记》”在整个小说的进展中他也是按照了这样的一种顺序,七个部分以第一天第二天一直到第七天命名,整个故事一天天的随着主人公遇到不同的人经历许多的事而缓慢展开,真实与死亡的两个世界不断交叉,已知的和未知的问题环环相扣,就一直引着你读下去吧。
我忘不了我看过《活着》之后心里那种对于福贵在自己送走所有爱的人之后那种很快适应生活节奏的若无其事的状态,那本书真的很残忍,更在想敢说比它更绝望的那会是怎样的呢。他让死亡的主人公在现实与虚幻之间行走,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所形成的强烈对比触目惊心:现实世界是一个荒诞和冷酷的世界,尽管一再提醒自己这是小说,可是暴力强拆、冤假错案、刑讯逼供这些屡见不鲜时不时付诸报端的事情又让我们连说服自己的勇气都不那么充足;与此相反的是在那个死亡之后的世界中,却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与友善,这是一个至善而温暖的世界,更像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内心偷偷想过的那片桃花源,在作者刻意的安排下,每一章我们都可以看到现实的丑陋和作者用大量篇幅介绍的虚幻的美好。
看完之后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你看着作者笔下的那个世界,你想挣扎想反驳,可是却惊心的发现他所写的都是真的,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我看每一章,内心都像是在过山车,看着不同的人们在现实中为了生活拼命挣扎可是都没有得到什么美好的结局,反倒是在他去世之后,有来自陌生人的问候与关心,有不分阶层等级的相互理解,要是在现实的世界,这样的人与人的关系,你敢想吗?
最美好的描述是这样的:死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生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很……这里人人死而平等······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同样用一段宣传结束吧:我们仿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