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张鲁川博士文章《让中小学主题班会回归本原——兼与丁如许老师商榷》。结合这两日的参观与培训,得出几点思考:
一、班会主题应淳朴,班会开展应迅速
还是我自己发言时的观点。当李家成教授问起,你见过最优秀的班会是怎么样的。底下一位老师的回答是班主任在一旁站着,完全都有学生自己组织开展;过程节奏清晰,主持稿行云流水;有很多精彩的节目,每个代表队表演自己的才艺。班会的设计似乎变成了一台欢腾热闹的晚会。一个班级的学生多才多艺,展现了自己的风采。这样的出发点固然很棒,但对于班会的理解,却有失偏颇。班会是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组织活动之一。在班主任领导和指导下或者是同学自发的,以班级为单位,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组织的对全班同学开展教育的活动。正如雷所提倡的“聚焦关键词,去追问教育发生了没有”一样。班会的开展要有教育目的,而非仅仅欣赏而已。在当下德育为主的教育环境中,班会的地位愈发重要,我们更不应以这种花架式的班会范式所迷惑,而是从自己班级某一时间断的班级生活出发,聚集某一个现象或者问题,及时提炼出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进行班级层面的解决或推广。教育的时效性使得班会应开展在日常班级生活中,这个时间段不能仅仅局限在每周固定的那一节班会课上。 时间就像海绵上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学生接近9小时的在校时间。我们完全有条件争取时间,挖掘时间空点,进行微型德育班会,有时将班会分解出来,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德育问题不等到周五的班会,而是当场解决。这一涉及到微型德育的问题暂且不谈。
二、班会的实行应独立于各类学校及以上层面的评价体系。
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一部分,应从属于班集体生活。学校和上级部门会经常发布班会的主题,和任务。比如各种各有的“XX日活动”。譬如以前的工作短信:本周四是世界粮食日,请各班主任在本周五开展XX活动,上交教学设计一份,拍两张活动开展时的照片上交当素材。这样的班会主题鲜明,任务要求也单一。我们随意应付就可了事。那么问题是,通过这节课,学生就会懂得保护粮食,光盘行动的道理了吗?或者说,没有这节课,学生就不知道这个粮食的重要性了吗?更何况,从班级个体来看,某些班级对节约粮食的教育比较到位,某些班级浪费特别严重。那是不是大家都要一起用掉这40分钟,还是各自进行?这有待商榷。实际上,某些“XX日”活动距离学生的班级生活较远,贴近班级生活的内容,班主任早已在平时的对话与交流中进行了渗透。我们是否要迎合这些命令式的主题?装修一些无用的材料?这是一个困惑点。希望大家能谈谈自己的理解,点化一下。
三、班会折射班级品质,要形成自身特有的班格。
思考前面几点,无非就是为了利用好班会这个抓手,建设好班级。四年级以来,我一直在探索运用怎么样的方式进行班级组织的重建。直到“班级议会”的成立,自我感觉班级才算有点上轨道。我们是“班级议会”的班级建设模式,以重建班级日常生活为思想,以班级议会为运行机制,以小活动创建为载体,以微德育目标为导向推动班级重建,引领班集体的自我发展。
班级议会存在与班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之间闹矛盾了,由自己小组的议员长负责调解。班级有不好的,或者违背道德方向的事情,由班主任提出现象,由各议员长讨论是否需要组织班会解决。班主任做好导向即可,无需过多干预。
以上是自我思考的三个观点,仅供诸位讨论。方向比方法重要,如果有方向性的错误,请务必及时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