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馒头
说起小时候的美食,"鱼馒头"或许就是妈妈的独家绝活啦。在南方在人们居住的家园必不可少的就是那一个个或长或方的鱼塘了。
我小时候,鱼塘是属于集体的,每到年关将至,队里开始撒网捕鱼,或放水清淤捞鱼挖耦。每到那几天,塘周围站满队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欢喜地看着一网网大鱼拖上岸,看着鱼儿在网中奋力跳跃,看着拉网的人头上冒得的腾腾热气。小孩子们挤在人群里,羡慕地看着那一群打鱼的人,看着堆在塘边一条条大鱼,心里想象着那一盘盘美味…
捕捞完毕后,队里开始给各家各户分鱼。我不了解那时是怎么分配的?只记得妈妈挽着的竹篮里装满了鱼。有了鱼大人们就开始了杀鱼,腌鱼,晒鱼的工作啦。晒好的鱼,妈妈常常把鱼泡一泡,洗净后再放入锅中蒸熟放凉,最后拌上自家酿制的豆豉,重新腌制在密封的坛子里。吃的时候,取出来就是一餐香甜的美味,直到现在,每年冬天,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腌几条咸鱼,买来某县豆辨酱拌着蒸食,却总是吃不出妈妈做的口味。
妈妈做鱼,除了这份腌咸鱼让我难忘,妈妈做的小炸鱼,清蒸鱼,糖醋鱼,鱼馒头也让小时候的我口福满满。那时候,农场工人住的都是排房,前后两排房子,北排是两进间的卧房,南排是厨房,一家挨着一家。在十几排的房子中,我家居排房最南边,厨房后还有一个小园子,园子南边紧挨着池塘。那时候最南边的人家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用水方便。大家心照不宣地把对着自家厨房的那块区域用竹篱笆分隔出一块块属于自家的小菜园,这里有大人种的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丝瓜,南瓜,韭菜,茼蒿…也有爸爸专门给我种的一丛甘蔗,还有我自己种的风仙花,紫茉莉…小园的生机令人难忘。水塘边,大人砌了台阶,搬来平整的大石头,这里也成了家家洗衣的地方。妈妈洗衣的时候,会用一块布包着竹篮,稍稍漏些缝隙,竹篮里放些剩米饭,馒头碎,然后竹篮里放块石头,竹篮挎上拴一根长绳把竹篮放进池塘中…一阵洗衣的工夫,拉起竹篮,竹篮里已有许多活蹦乱跳的小鱼啦!晚上又有一顿鲜美的小炸鱼可以一饱口福啦。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多少次,父母就是用这种方法来给孩子补充营养。我是被父母娇惯的孩子,小时候,生活上几乎没受什么委曲。那时候的我最佩服妈妈,觉得她无所不能。每年夏天,池塘里的鱼翻塘的时侯,一群群的鱼把头冒出水面呼吸,这时候,妈妈会拿一柄长长的竹竿,拍向鱼群,这时候,总有一两条鱼中招,用网把鱼捞上来,随后几天,又有鱼肉出现在饭碗里。那时候的快乐现在想想仿佛就在昨天。
有一个夏天,这次妈妈击中的是一条小猪似大鱼,妈妈把它处理后,炸成一个个馒头大的鱼块,整整装了一竹筐。妈妈把竹筐挂在厨房的屋梁下,每天放学回家,我先取下竹筐,拿出一块"鱼馒头"做餐前零食。妈妈隔几天再给鱼馒头回回锅,这也是妈妈当时贮存食物的方法吧!那筐鱼馒头记得吃了很久…
父母早已不在人世,今天写下这段文字来缅怀他们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