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易仁永澄老师主讲的海比特训练营,深有感触,特此分享。
一.反思一个问题:你的习惯为什么会失败?
养成习惯之前明确目的:你为什么要养成习惯,该如何执行?
二.跳出一个误区:习惯化≠习惯
1.习惯化:长时间执行产生惯性的状态,感觉好像是习惯。
原理:人们为了习惯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去改变原来的状态,而在状态改变的过程中产生阻力,我们为了养成习惯性行为就必须去克服这些阻力。习惯化是指没有阻力的行为。
2.根据习惯养成阻力时长的不同分类如下:
行为习惯:需要21天-45天克服习惯阻力
肌肉习惯:需要1-6个月克服习惯阻力
思维习惯:需要6个月-2年克服习惯阻力
三.明确2个概念:元习惯和表层习惯
1.定义:
1)元习惯:真正养成的习惯,随取随用,成为才干一部分的习惯,一般需要长时间养成(6个月-2年)
2)表层习惯:可以执行和量化的习惯性行为如早起早睡,每天看书,每天做菜等。
2.举例:
1)元习惯:规划思维习惯,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在忙碌的时候潜伏。如这段时间连续学习10天,没有规划的必要,因为早已安排,所以不用每天规划。如果事情很多,无法一起完成,需要排列优先级,规划安排。有规划思维习惯和无规划思维习惯人的区别就是:遇到多重任务时候,具备规划思维习惯的人忙中不乱,淡定处事,而不具备这种习惯的人则焦虑无措,怨天尤人。
2)表层习惯:习惯性行为如跑步锻炼整理等,行为习惯属于表层习惯。肌肉习惯中的部分如走路游泳属于元习惯,而抽烟和减肥属于表层习惯。
3.个人理解:元习惯就是后天培养潜意识长存,需要可取的。表层习惯就是可以改变,方便执行,可以量化,通过每天的行为表现的。
4.两者联系:元习惯通过表层习惯表现,表层习惯又强化元习惯,只有表层习惯才能落地执行。
四.一个体会:万物有道,抽丝剥茧,由表及里,方得真理。
以上献给爱学习的你和上进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