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本质上是职业能力的交换场,用职业能力换取自己想要的回报。如果说职场是个舞台,所有职场人都在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做为演员的我们,职业化演出就是尽力演好自已的角色,时刻把握观众的感受和体验,让观众入戏。
职业化程度决定晋升速度,职场人的差别在哪里?表现在职业化程度的不同。
职业化本质是去本能化。它要求我们用职业的需求去重塑自我,懂得做对重要的细节,让领导和合作方觉得我们专业靠谱,才能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我先来说说本能化。从《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这本书里得知,人的大脑结构分为:反射脑、思考脑及存储脑。反射脑只管此时此刻,靠的是直觉。比如别人说一种情形给你听,你想也不想就回应:“这不可能”,不经过思考做出反应,这种习惯性思维就是人的本能化。
而我们日常工作学习调用的行为95%为本能,只有5%会经过思考。在职场中职业化能力即在本能的情况下做出匹配的行为。所以,如果要成为一个职业化的职场人,一来需要清楚知道一套正确的方法,二来要迅速将其固化为自己的习惯,本能调用,本色出演。
那么如何养成这样的职业化习惯呢?我想从思维、行为及沟通三个方面谈谈职业化,愿带给您一些价值,快速进行职业化转变。
一、思维方面
1、去本能化,用职业需求重塑自我
在职场中的本能化体现在个人与职业中的角色的统一。就像演员,只要导演喊一声“Action”,你就是剧中的人物,接下来所有行为举止都是角色需求。进入职场中我们所言所行都应该按一个职场人的要求来重塑自己。情绪化、懈怠、不负责任、混日子都是非职业化表现。
2、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色思考问题
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一个成熟的职业化的思维方式。与人相处关键在能让对方有非常舒服的感觉,懂得与人交流,总能给别人留下较好的印象。不同的人相处方式不不一样,很多时候不是无法沟通,而是没能换位思考。
3、结构化思维是职场人核心技能
有一个著名的电梯原理,即在电梯里将一件事情向领导汇报清楚,结构化表达很重要。这是一个金字塔模型,可参考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塔尖为中心思想,接下每一层是更细更深层的内容。如果领导只给30秒,那我们就讲塔尖的中心点,如果领导有3分钟我们可以讲到第二层,如果领导有30分钟我们就可以讲到第三层甚至更多。无论领导有多少时间,我们都能把观点讲清楚,领导也听的明白。结构思考力是职场人的职业化通用能力。
二、行为方面
1、在利益与得失方面拿捏好分寸
财散人聚,无论与谁合作,都忌独自邀功。共赢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大多时候吃亏的人终究是吃不了亏的,欠你的别人总会找机会还你。在利益与得失方面拿捏好分寸是门职场艺术。对于别人的支持与帮助要感恩,如别人无法帮到你,也别觉得全世界都欠你。
2、会前准备充分很重要
会议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方式,大家放下手中的事碰在一起,获得有效高价值的沟通是最终目的。无论会前还是单独找领导沟通,都要做充分准备,以保证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最高程度达成结论和共识,减少时间成本,体现职业化。
3、巧妙处理不同观点
职场中人观点不同很多时候并非是事实问题,事实可以证实,但观点却无法证伪,没有绝对对错。特别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不同的知识体系让观点难以被接受或说服。面对不同的观点时,我们正确的表达方式是:有趣,不用面红耳赤,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包容的职业化体现。
三、沟通方面
1、沟通方式要随机改变
沟通方式因人而异,有人喜欢用电话直接沟通,有人喜欢用微信沟通。了解领导、客户喜欢的沟通方式同样是职业化需求,我之前的上司就很喜欢用微信随时看工作汇报。使用不同方式的职业化表现不同,如微信忌一直问:“在吗?在吗?”,应礼貌性问好后直接有事说事。而使用电话需要多说:“是、对”,让对方觉得你是在认真听,一直同频。
2、重视邮件礼仪
随着沟通方式的多样化,可能大家发邮件的机会不太多,但只要一涉及到邮件,我们就需要特别注意邮件礼仪,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根本见不到对方,这辈子可能只能在邮件中“见字如面”,那么一封邮件就是展示职业化的重要窗口。注意用词,字的大小、颜色、加粗,表达的逻辑性,及时回复都代表着能力、效率和对别人的重视程度。
3、不要随意承诺
完全不把自己的承诺当回事,或者超出自己能力过分承诺,是职业化的大忌。也许你是为了表现自己,也许是哥们义气,喜欢将“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往往很多人言行不一,睡一觉就将承诺忘到后脑勺,给人不靠谱的感觉,损失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职业化就是要去除本能的重塑自己,今天谈到的是一些职业化习惯,还有很多职业化素养的内容,知易行难。其关键在于,无论职场新人或职场老将,都有必要反复进行职业化重塑,将个人与职场角色高度统一,本能反应随时调用,处处体现职业化。
写作路上需要您的支持与鼓励,喜欢就点个赞呗!感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