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瑟瑟的冷风里,星星点点的灯光中搭乘公交,去参加了洛阳市音乐学科教学研讨交流活动,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走进会场,市教师合唱团已经在台上演唱了,我和同伴赶快找了座位坐下,优美和谐的声音仿佛把人带到了如幻如醉的梦境,一看大屏幕,其中一首歌曲就是《如果有来生》,全场静静的,只听得合唱团的轻声细语,娓娓诉说着《雨后彩虹》,羡慕之情油然而生,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真好!
接下来是两个学校带来的陶笛七重奏。安徽路小学演奏的《唐璜》、《拉德斯基进行曲》;龙城双语初中演奏的《喋喋不休》、《康康舞曲》。对于陶笛,我并不陌生,早在2011年,参加的一次学习中,就听过刘迎春老师关于陶笛教学的讲座,随之知道了华中师范大学的赵洪啸老师,感谢网络,在微信上居然还找到了他的公众号,在他的公众号上,见识了很多。
陶笛在这两个学校已经普及到上千学生,这是器乐进课堂的最好典范。陶笛便于携带,音色优美,入门简单易学,可以给孩子们未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孩子们熟练的指法,轻重缓急的吹奏表现,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是对老师们和孩子们努力付出的肯定和赞扬。
第三个环节是伊川县高山郑村明德小学王治伟老师的一节现场音乐课《龙的传人》。
王老师一上台,我非常惊讶,是个男老师,些许白发,说明已不年轻,至少比我大。师生问好,播放一首歌曲导入新课,当他一边弹琴一边范唱歌曲的时候,浑厚的男中音,娴熟的弹奏,更加剧了我的惊讶,一个乡村小学的音乐老师,竟能做到如此专业?
随着课堂一个个环节的呈现,王老师循循善诱,用一句句鼓励的语言引领孩子们学唱了歌曲《龙的传人》,拓展环节中,王老师用身势动作给学生做示范,我眼前一亮,这也是本节课中最大的亮点啊。同时,也非常佩服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能够当场创编身势节奏为歌曲伴奏,这跟平时扎实有效的音乐课是分不开的,只有这样,孩子们才可能具备这样的音乐素养。
王老师在采访中说到:“这个课我已经上了很多遍了,但每次上都不一样,今天上的是最好的一次。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很多,我很享受上课,我觉得是幸福的。”操着带有家乡方言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词汇,这就是一线农村音乐老师最朴实的乡音。又听到旁边的一个年轻的老师说:“好前几年,出去学习都碰见过他,只要哪里有培训学习,他都会去。”王老师用一步步的成长,成就了讲台上的最美,最幸福的自己。
最后环节是伊川县教研室张老师的讲座《一枝一叶总是情》和栾川县教研室崔红艳老师的讲座《如何上好唱歌课》。
张老师从目前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给出了建议和思考。
印象最深的还是崔老师的讲座。她给了音乐老师上好唱歌课的九字方针: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
唱会歌
正确把握歌曲的曲调、节奏、歌词等。以心理学研究,90次后可以终身不忘为契点。就是说重复90次之后记得比较牢固,即使忘了,只要一有相关信息刺激,就可以想起来。所以想要学生唱会歌,就要让音乐弥漫,强化,不怕重复,需要重复。
多听是唱歌的重要途径。
1、音乐需要重复的学。
2、音乐需要整体地学。先整体感知,再去体会歌曲的节奏、情感、旋律走向等。
3、音乐需要标准化的学。利用配套教参和光盘,让学生多听高标准、高要求的范唱。
教师范唱只能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听的能力是关键。聆听、模仿、重复是唱会歌的重要途径。
1、齐唱(高音不到位)
2、学生不自信(跑调)
大力发展学生的聆听能力,听觉训练。
1、教师的精彩示范。优美的琴声,歌声,表情,动作,传情达意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
2、带着任务专注的聆听。
力度变化、速度快慢、全曲聆听相同旋律出现几次、节奏变化。
3、模唱与听辩相结合。唱中听,听中唱。
4、发展内听觉,训练学生的音高稳定性。
藏起来方法:唱歌过程中,给出一个手势,停止发声,心中默唱这一句或者几句,然后接着唱。
5、相互评价、各自调整。
总之,让学生多听、会听、听懂,音准、节奏准确,达到会唱歌的目的。
唱好歌
1、把歌唱好
唱会歌不一定要经过教学,但唱好歌需要经过教学。包括对力度、速度、情绪、旋律、装饰音、乐句、风格等,是对歌曲的处理。
2、唱好的歌曲
教材上的歌曲是经过对比、筛选制定出来的。每首歌曲都承担有教育价值,音域适合学生嗓音,还具有地域性。好听是主要目的,还要看教育价值。
会唱歌
会唱歌是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范围很广,主要涉及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
指导学生如何表现好歌曲,就是实实在在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自然、自信的演唱歌曲。唱歌是延长的声音。当一个人有了好乐感,好声音,这就体现了歌唱教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