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 我家的茅草屋
桔子树
没有人愿意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如果有主动离开的游子,我一直固执的认为,一定有而且只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家乡一定有他不喜欢的甚至痛恨的地方,二是远处有比家乡更好更能吸引他的地方吗。
我上学离开家乡就属于前者,因为曾经我非常痛恨我的家乡,我的乡人。
我生在一个蜀地的一个优美小山村,那里有各种各样树,常年青绿的桉树,活化石杉树,鲜花成串的槐树,依依柔美的柳树,更多的是果树,柚子,琵琶,核桃,梨树,李树,以橙子树最多,每到夏季,橙黄橘绿,非常美味美好。
那里有很多水,因为是水乡,处处都是绿油油的梯田,清幽幽的翠竹。
(蛇泡草)
也有很多美味的野果,蛇泡(书面语叫蛇草莓,据说有毒,但我们小时候都吃,从来没有人中毒),荸荠,桑葚,甜水子高粱杆,冬天还有甘蔗,可以说是一个能满足一个孩子丰富味觉的地方。
可这么美丽的地方,这么美好的东西也不能阻挡我想离开家乡的愿望。
因为我非常不喜欢家乡的村民。很小就想早早逃离它,躲避它尽管那里还有生我养我的父母。
因为我的上学之路与众不同。
在我的家乡当时女孩子能够初中毕业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很多同学小学毕业就不再上学,即使上了初中, 初一初二就会陆续有人辍学,尤其以女同学为多,一般都回家去帮父母干活或者是回家找个男人帮父母干活,因为那时候女孩子上学都比较晚,上完初中十五六岁的也有不少,而十七八岁就结婚得也有。
而我母亲当时也是想让我辍学,初二上学期,父亲经商不在家,开学的时候母亲不给我学费去上学校报名,当时我就想读书,跟母亲抗议,但是母亲不为所动,因为别人家的女儿都回家帮母亲干活,当时我母亲也确实很累,哥哥当时去当兵,父亲做生意农活也总帮不上多少,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在母亲肩上。
现在想,一个没有文化的母亲,和别的农村父母一样想法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当时我是绝对不会理解,也不想理解的。
人们经常说,穷不只限制了人的财富,更限制了人的思维,限制了人的境界,也限制了人能走多远。
抗议无效之后也不敢惹母亲生气,母亲一生气,自己可能就得挨母亲的揍。所以只能没事时候爬到屋后的山顶上望学校的方向,盼父亲早点出现,早点回家,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过早体会了心如死灰,濒临绝望的味道。
幸好几天之后,父亲终于回来了,还没到家门口就被我截住,状告了母亲的“罪行”,父亲听了,摸了摸的头,安慰道:“你不用哭,我肯定让你去上学。”
听父亲这么一说,我立马就高兴了起来,黯然无光的山水立马都明亮起来,这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中听最美妙的语句了。
因为家里都父亲说了算,而父亲特别宠爱我,我之所以爬到山上去张望,就是抱着这个希望。
回到家,父亲就抱怨母亲:“为什么不让姑娘去上学?”
母亲也很生气,瞪我一眼:“你就会搬救兵,这回你得意了哈,我就不同意你上学。”我没理母亲,直接转个脸去望着父亲,父亲跟我点了点头,意思是让我放心。
父亲说:“你不让她上学,她这么大点,回家也帮你干不了啥活,还是让她去读书吧。”
“你就宠着她,你想过我多累吗,一大家子的农活都我一个人,你总不在家,人家哪家的姑娘不都回家帮父母干活,你就惯着她,你就累死我算了。”母亲说着眼圈都红了。
“我知道你辛苦,反正姑娘不上学不行,她回家也就能帮你做个饭,让她去上学吧,你好好想想,你不也总抱怨你爹重男轻女,让你弟弟们上学,而你没读过一天书吗?怎么到女儿这里,你就跟你爹一样,等女儿长大了也一样抱怨你吗?”
“我不管了,你让她去读书吧,我可担不起这责任,我累死也是应该。”母亲虽然有怨气,但是心底也接受了父亲说的话我,再也不阻拦我上学了。从此以后无论我上多少学,母亲再也没说过不让我读书的话。
初中毕业之后,本来考上了中专,但我眼睛近视,也没有找关系走后门,没被录取。当时这种情况,几乎所有的同学,无论男女都得回家务农,只有极个别的男孩子有机会去上高中,而我可能天生比别人心气高,就喜欢上学,当时家里条件也不好,确实没有条件让我读高中,但父亲是个有见识的人,竟然去借了钱让我读书。
家里人都支持我读书,但是在村民的眼里这是很不成体统的事情。
他们每看到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总会在身后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各种难听的话都有,我那是一心求学,目不斜视,权当听不见,但是从内心的厌恶他们,憎恨他们。
有一次一村民,四十来岁,竟然这么对我母亲说:“你家可真想得开,这么大姑娘很多都嫁人了,而你家姑娘一天到晚还跟这么多男生坐一起,像什么样子。”
无知的母亲不但没批评那人,反而觉得是自己家理亏,回来跟我和父亲抱怨。父亲立马出门去找那人理论,把那人训斥了一通,虽然那个村民不敢惹我父亲,但是村民都围一起看笑话。
确实当时我是唯一的还在上高中的女孩儿。
这件事后我第一次萌生了要离开家乡的想法。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有一天放学回家,在路上遇到俩初中同学,当时他俩正在谈恋爱,他俩坐在路边,女孩子坐在男孩儿怀里,看我过来,女孩儿有点不好意思,起身要站起来,男孩儿死死抓住她,充满嘲讽地对我说:“你看我俩都要结婚了,说不定明年就有孩子了,可你还读书,等岁数大了,嫁谁去呀。”我二话没说 ,鄙视的看了他俩一眼,从他俩身边直直的走过去了。
当时想离开家乡的心如此强烈的浮了上来,多么想立马离开这些让我讨厌的没有见识的人呀。
回家去把此事偷偷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你不用理他们,等你考上大学了,就是最有力的回击,那时候他们的嘴自然就闭上了。”
母亲其实也听到了,但她再也没有生气,什么也没说,似乎她早已接受了这一切,或者说她知道她管不了,也只得听之任之了。
所以当我考上大学,而且是全国重点,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本来也可以算是第一个大学生的,但是当年也有一个男孩考上大学)的时候,村民们都震惊了,他们从来没想到我真的能考上大学,在他们看来这么大的女孩子上学也都是去谈情说爱罢了。
所以后来,大学报了很远的大学,由西南到了东北,上学吃尽了苦头,那时候只能坐火车,而且硬座。
可以说家乡的陋习,让我主动的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地方。
常常想,当时贫困的不只是乡人,我又何尝不是一个思想幼稚,心胸狭窄的人呢。
离开家乡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游子就是注定漂泊。
附:如果你也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你也说说你为什么要离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