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关于这句话有以下问题:1、这句话是针对决策情景呢还是所有生活场景?2、如果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如此平静,我们是不是实际上压抑了情绪的表达?会不会影响健康?3、我们能不能表达适当的愤怒?或者说应该如何正确地宣泄情绪?4、表达情绪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好处,譬如引起别人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讲决策的时候一直强调情绪的坏处,这是因为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让我们做出冲动的、非理性的决策。但这并不是说情绪就是个坏东西,有了情绪也要强行压制。压制情绪可能真的能让人得病,宣泄一下情绪有时候可能真有好处。
但我们读书人不是要压制情绪,我们是要第一,首先不要被情绪给挟持了;第二,提高产生负面情绪的阈值。
关于第一点,我们在《正念自控法》这篇文章里讲过。有一个你不喜欢的情绪来了,你不是要用意志力跟它对抗,你要用跳出自己的视角去旁观它,让它来了又走。
关于第二点,也就是《决策者的气质》这期里说的,“情绪不知道大小”,所以我们要提醒自己,在更大的尺度上考虑问题。
比如说,现在你出门去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件事一旦做成,会给你所在的公司带来一个巨大的好处 —— 比如是去竞标一个大生意 —— 而你已经为此准备了好几年,你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在前往会议室的电梯里,有人碰了你一下。明明是那个人的错,可是他居然说是你的错,拉住你不放,要求你必须赔给他80块钱。
你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跟他打一架吗?事实上你会直接给他一张100块钱,你只想赶紧走。你根本就不会生气。
因为你知道,有大得多的事儿值得你在意。
wwg
捡芝麻的人忒多,以至于很多人无暇捡西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