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也是急着、赶着看完了《出版人》,看这本书,对看的进度有些心急,习惯性的对自己做一些规划。多长时间看完一本书,所以面对着有些延期的进度,心中难免便有些了急躁。
书中提到了一句描述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成为总统之前,一周看六至八本关于描写美国历史的书籍。心中有些震撼,对于其阅读量的震撼,也是对于其地位对于知识储备的一个重视,再想想前面内容描写自己看《出版人》时的心理和自身这些年来对于读书的态度,对肯尼迪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然这本传记是描写《时代周刊》传世人亨利·卢斯,对于其的心理感触在这篇文章不做论述。
我总觉得每个人不说博览群书,也应该隔断时间看看喜欢的书籍,历史、哲学、自然、文学、社会学等各类书籍。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学识、见识,另一方面,不少书籍是前辈实践总结而来。我们看书便少了实践的时间,也许有人会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又会说:重过程、不重结果……。但是,有些理论成果却是前辈们花费数十年总结而来,而我们的人生又有多少个数十年,所以面对现成的东西,为何不为我所用?然后缩短自我成长所需的时间。
自己从每天多少都读点书开始,到现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薄薄厚厚,零零总总,看完了30本左右的书籍。读书的这个过程中,随着自身读书量的增多,对于人为什么要读书,有了一个自身的初步见解,也对自己需要读什么样的书有了丁点看法。读自己想看之书,然后在享受读书之乐中自身成长,是我喜欢的。这也是我上学以来,近二十载应试教育中,所没有体会到的。
昨天和朋友谈论如何读书,在谈论中,提到了:书读之后的忘却之快以及如何使书中知识为我所用。对于大多数书籍来说,我们这一生可能就只读一次,所以脑海中对于这本书的记忆的忘却是无可避免,也是必然的。面对这个事实不能全是顺其自然,不能说读完就完事了。万事要有自己看法和逻辑,所以读书过程中也要对所读之书形成自己的观点,内容可以忘记,书名可以忘记,作者可以忘记,但自己对书中思想的感悟要尽量运用。我想随着时间的二六市,对一本书所有的忘记是无可避免的,不过在涉猎众多书籍中,若有对以前所读之书的提及,也可以再次回顾。书读多之后,要对脑海中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分类,这样运用之时也会更加方便、省时,也会尽量在使用时,对一知识的苦苦回忆。
大学与我,是一个进入社会的缓冲,也是一个形成三观和自我思维的地方,对于以后的人生路的选择也有重要意义,那么书与我来说,便是鱼对于水的生死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