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十年前,小胡毕业于西安一所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第一份工作在昆明,月薪两千。
初入职场,尽管小胡专业技能扎实,但是由于性格木讷,不懂人情世故,所以领导并不看重他。
亲戚们知道后,含笑带讽地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名牌大学毕业,还不如我们临时工赚得多。
小胡满腹才华,在单位地位却不如嘴甜腿勤、毫无业务能力的小姑娘。三个月后,他辞职,回母校考研。
研究生毕业后,他应聘到上海一家做网络游戏的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也是“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老板。研究生起薪7500元一个月。
这家民营网游公司等级森严,分工明确,上班时间是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吃住都在公司,工作日几乎没有个人社交时间。
小胡出色地完成了规定的任务。空余时间,他开始涉及职责之外的技术,并向经理提出,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想尝试做下其他人的工作。
透过眼镜,小胡看到了经理警惕的眼神。也许是担心小胡迅速成长后,抢了自己的饭碗,经理不仅不让小胡尝试其他人的工作,就连查看其他流程代码的权限,都给剥夺了。
小胡又气又恼,职场跟学校简直有天壤之别。在学校,他是老师、教授、同学们推崇的高材生。他的勤学好问,肯钻研是出了名的。可是,在公司里,想多学点东西,竟然都是错!
小胡觉得这里非久留之地,倔强的他不甘妥协,经理不让他触碰公司的代码,他就买来最前沿的英文版计算机书籍,利用早上和周末时间自学,不懂的地方就上网查询。
九个月后,小胡掌握了一项多媒体方面的专业技能,并凭借这项优势,跳槽到一家做医疗设备的科研公司。同样是民营企业,工资却涨了四千。
小胡辞职那天,经理没有丝毫挽留。等小胡交完辞职报告,回到座位上时,他发现电脑已经打不开了。
新公司有官方背景,同事们大多毕业于名校,还有不少博士。周一、周三、周五晚上、周六白天,不管工作是否完成,都要去加班,而且论资排辈,几乎只有博士才能竞聘管理岗位。
小胡一直兢兢业业,收敛锋芒,但是人善被人欺,领导、同事间的勾心斗角还是免不了误伤到他。
小胡想要逃离这个环境,但是他深知,若要离开,必先成长和壮大自己,只有超出身边的人一大截,他才能优雅地转身。
这一年九个月,小胡又学了不少高深的计算机技术。然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拿到美国一家顶级计算机公司驻上海公司的offer。月薪2万,不包括其他福利。
小胡向公司辞职时,人事经理大跌眼镜。他不相信眼前这个其貌不扬、衣着土气的男孩,竟应聘到了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公司。
技术经理开始挽留小胡,并破例承诺给他加工资到月薪1万5。
CFO开始找小胡谈话,说有什么不开心的可以说出来,如果小胡愿意,他可以进入技术管理层。
好马不吃回头草。小胡一一婉拒了。
他在同事们艳羡的目光中离开了。
有些同事以前排挤他,诋毁他,欺负他,现在却以他为谈资,以他为荣,甚至请他吃饭,拜托他以后多关照。
现在,小胡在上海买了房子,结婚生子,是亲戚们引以为豪的对象。当年那些嘲笑他的亲戚,如今画风变成了这样“看来还是要读书啊,你看小胡,一个月工资顶我们忙活一年了”。
虽然小胡赚钱多少,与亲戚们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人性就是这样啊,总是津津乐道论有钱、有权、有势、有才的人。
比如,我有时也会忍不住说起,我有个初中同学在美国读书、现在在美国大使馆工作,住的是洋房,拿的是dollar。而事实上,我已经N年没和他联络,他的所有消息都是听同学们说起。
比如,我有时会无意中说起,凤凰新闻网前主笔、“王路在隐身”公众号主王路,是我大学同班同学的研究生同学,他学识渊博,载誉无数。而事实上,我只是他的一个读者,一个粉丝,连他的个人微信都没加。
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社会地位、金钱收入似乎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普通人很难谈什么社会地位,那么,赚钱多少,就成了一个显性的指标。
钱,才是这个真实世界最好的掌声。它是你辛勤劳动的报酬,是你个人价值的肯定。
越是免费的东西,人们越不懂得珍惜。越是昂贵的东西,人们越是趋之如骛。
哪有什么怀才不遇,不过是你还不够好。
作者简介:李三清,80后,湖北红安人,定居张家界,红网永定站记者,张家界市作协会员,睿特写作培训网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