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朝廷腐朽堕落,毫无生气可言,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趁机瓜分中国,中国除了割地赔款外毫无办法。好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挺身而出,发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为腐朽不堪的满清王朝注入一点新鲜血液,延续了它的生命。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人因洋务运动的巨大功劳而被称为晚清四大重臣。可以好不夸张的说,晚清几十年,全靠他们几人支撑。
在4人中,曾国藩剿灭太平军,功劳最大;李鸿章先跟着围剿太平军,后又创办北洋水师;左宗棠收复新疆;张之洞兴办现代教育。但最后,只有李鸿章进入“国家级”,其他3位都在“省部级”上止步,究其原因,主要与个人有关。
曾国藩熟读儒家经典,是个典型的读书人,兴办湘军只是“响应国家号召”,保护清王朝的统治,并没考虑过自己的锦绣前程。所以剿灭太平军后,就自动解散了湘军。虽然官至直隶总督,但围剿捻军不力和“天津教案”两大败绩而辜负了民众的期望,也透支了朝廷的信任,最后“转岗”两江总督而止步。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劳,直逼曾国藩。但他有湖南人特有的倔脾气,不够圆滑,对于个人利益,有一种“大不了不干”的态度。收复新疆后,太后赏了他一件“宝物” ,但发赏的太监索要“好处费”。左宗棠的驴子脾气一上来,竟然不要宝物了——“又不是我问你要的,你不给就算了”,转身就走。好在“和事佬”李鸿章出面,帮他出了“好处费”。如果以左宗棠这样的倔强脾气去对付外敌,是最佳选择,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71岁的左宗棠重批战袍,远赴福建督师。由于年事已高,最后抱憾而终。
张之洞一生主要是创办工厂、兴办教育、兴建学校,并且乐此不疲。创办的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工艺学堂分别就是现在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除此之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幼儿园、以及大量的师范学堂。
李鸿章在军事上的功劳远不如曾国藩和左宗棠,兴办的学校和工业也不如张之洞,但他善于“运作”,把功劳无限放大。帮左宗棠出资拿回赏赐虽然花了钱,自己也没拿到任何实物,但那些太监都心知肚明,这钱是“李中堂”出的。久而久之,就积累了深厚的人脉,直至朝廷核心。所以,他最终能进入清朝“国家级”,代表国家“发言”。
在延续清朝生命的同时,李鸿章还极力与各国周旋,每当谈判时,中国和外国几乎同时想到他。这可能是他“善于运作,进入国家级”的其中一个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