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巨星成龙与韩国美女金喜善曾合拍《神话》(前名《惊天传奇》),很多人可能都看过。其实这部电影和上世纪80年代末张艺谋和巩利主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有些雷同,都有穿越、秦俑和生死相许的爱情(感觉李碧华的原著《秦俑》更有味道。)
《古今大战秦俑情》导演并不是张艺谋而是程小东,此片曾获1991年法国巴黎“奇情动作”电影展最受欢迎影片奖,是一部难得的经典影片。这里先不提老谋子,且说说成龙的《神话》,故事讲述骁勇善战的秦朝大将军蒙毅(成龙饰)受秦始皇所命,护送高句丽的玉漱公主(金喜善饰)入秦为妃,一路上彼此情愫暗生,可蒙毅还是选择了效忠君主。秦始皇病危,根据大秦惯例,大王死后,所有嫔妃都要下葬陪殉,玉漱公主入宫便难免一死。 为了让公主活下去,蒙毅冒死去拿长生不老药,不料拿到不死神药后却遭到丞相赵高暗中指使的叛军伏击,危难之时,蒙毅为保护玉漱公主,二人紧握着手随战车堕入万丈瀑布。后公主得救,服下神药长生不老,被禁在秦王陵中,一直苦等蒙毅将军归来……
《神话》是大场景大制作,成龙又比老谋子功夫高,所以还是有一定的观赏性,但影片情节有些错乱不如《秦俑》连贯,而且还有歪曲历史的嫌疑。据说影片拍摄期间,曾一度有金喜善不满其中角色的传闻,金喜善的经纪人向记者透露:在成龙最初介绍的《神话》故事中,金喜善的角色是一名古代公主,但到拍摄时才知是演高句丽公主,并且与秦始皇结婚。金喜善认为该片故事情节歪曲了高句丽的历史,她担心演出该片会引起中韩外交风波。
其实明轩想说的是,金大美女,你想多了,虽然韩国(朝鲜)曾叫高丽,但高句丽是高句丽,高丽是高丽,从历史角度来说高句丽跟韩国并没有几毛钱关系。其实不光是总想着PS自己历史的韩国人认为高句丽就是韩国,就连许多中国人也经常把高句丽和高丽混淆,认为韩国(朝鲜)与高句丽是一回事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且听明轩细说,当然本人非历史专业,那些认为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学家请勿喷。
一、谁才是韩国人的祖宗
韩国人(朝鲜人)的祖先——高丽太祖,名叫王建,是高丽王国的开国君主。朝鲜半岛当年的首个统一王朝叫新罗,在经历近千年国运之后开始国力衰退,全国各地叛军兴起。王建是当时其中一支由弓裔领导的叛军的副将,由于弓裔不得军心,公元918年王建被弓裔部将拥立为王(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定都于开京(即今朝鲜开城),改国号为高丽,史学家称为“王氏高丽”,王建为高丽太祖。935年王氏高丽取代新罗,翌年又灭百济,统一朝鲜半岛。到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王氏高丽为李氏高丽取代。李氏高丽臣服于中国,自称“中国孝子”(朝鲜《宣祖本纪》37),并在1393年以“朝鲜”为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李成桂又称朝鲜太祖。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其疆土发展为如今的朝鲜和韩国,人民发展为朝鲜族和韩族。这就是韩国(朝鲜)的历史轮廓,从中可以看出现代韩国人(朝鲜人)是来自于半岛南边三韩部落的新罗和百济。
二、高句丽与高丽的区别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名为高丽的政权。一是立国于公元前37年,在中国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出现的名为“高句丽”的地方政权,中国史书也称之为“高丽”,因为其统治者姓高,所以也称“高氏高丽”。另一个就是刚刚提到的立国于公元918年的“王氏高丽”,在朝鲜半岛,也叫“高丽”。
高句丽人起源于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是一支游牧渔猎民族。最初的高句丽国家的统治中心在今天中国吉林省的集安与辽宁省的桓仁一带,与韩半岛的关系不大。后来,从高句丽好太王继位起,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版图不断扩大,北到长白山,西到辽东半岛,东至日本海,向南一直在达朝鲜半岛北部的大同江流域。
高句丽最初为西汉管辖,虽然后来逐渐强盛,但并未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要给中原王朝进贡。高句丽在进入隋唐时期后,因其不遵从隋唐两朝诏令,不断扩张版图,并阻碍朝鲜半岛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结果导致隋唐两朝的征讨。公元668年唐高宗联合新罗平了高句丽,高氏高丽灭亡后250年,源于三韩新罗的王建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王氏高丽”。
王氏高丽与高氏高丽领土95%以上不重合,语言不同,时间上又相差250年之久,二者不存在连续性和继承性,所以王氏高丽与高句丽根本就是两回事。
朝韩历史学者历来对史料存在着为我所用而任意曲解的倾向,有时我真想穿越回去,给高丽写史的来俩耳光,告诉他们: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而中国人也有人将王氏高丽错误地看作是高氏高丽的继承者,这和中国的史书记载有一定关系。中国古代将高句丽简称为高丽,宋代以前,史书对高句丽的历史定位是准确的,由于战乱导致的文献失散及王氏高丽的误导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后史书的记载开始出现了混乱,乃至出现明显的错误。因为两个政权都名为高丽,后人或以为二者有前后相继的关系,而将其混为一谈,致使人们对高句丽历史的认识产生极度混乱,而实际上二者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
三、韩国人为什么非要认高句丽这个祖宗
韩国人为什么非要认高句丽这个祖宗呢?说白了就是因为高氏高丽曾经牛B过,不像李氏高丽一直管中国叫爸。
虽然高句丽算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地方政权,但几乎每朝每代都被中原王朝所管理,接受中原王朝封号,并向其朝贡。当然高句丽有时也会不听话,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矛盾,就像前边说的高句丽自己不向中原王朝进贡不说,还阻碍别人进贡,最后导致了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高句丽也算是骑射民族,这块骨头并不好啃,竟然打败了百万隋军创造了奇迹。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又三征高句丽算是替“表叔”杨广报仇,可惜在高句丽军事统帅渊盖苏文的顽强抗击下仍无功而返,渊盖苏文也因此成为挽救高句丽的一代名将。最后还是唐高宗李治子承父业,与新罗联手趁着高句丽内乱才灭了高句丽。
因为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先后派兵讨伐高句丽,都被高句丽击败。这么光辉的岁月,怎能不被任意曲解历史的韩国人所用?于是他们移花接木,把高句丽说成是自己的祖宗,来炫耀自己曾经击败中国,并以当年大高句丽帝国自居,吹嘘什么“大韩民族击败百万隋军”、“大战盛唐大军”、“占据中国东北,称雄东北亚”等等,然后脸上露出无比的自豪。
韩国SBS电视台还曾播出神剧《渊盖苏文》,剧中的李世民率军侵入朝鲜,被渊盖苏文率领的朝鲜军民打得落荒而逃,还惨被射瞎了一只眼。
韩国人意淫得痛快淋漓,暗爽不已,殊不知连他们祖先都不承认自己是高句丽人。建立王氏高丽的王建在临终前的“十训录”中称自己建国“赖三韩山川庇佑”,可见自认为是三韩后裔,不是高句丽人。因为王氏高丽源于新罗,新罗又被高句丽侵略过,所以王氏高丽到今日朝鲜族也算继承了一些高句丽的文化,但这并不能说高句丽的历史就是韩国的历史。
韩国学者很清楚高句丽和韩国没有历史的传承,但以民族主义为荣的韩国学者绝不会承认的,为了这个虚拟的光辉历史,他们可以否认一却!
四、一块石头的证明
关于高句丽与高丽说了这么多,总要拿出些证据才能更让人信服,正好明轩忘年好友赵广奎老师对高句丽文化有一定研究。赵广奎,字迷石,是一位篆刻家、书法家。他这一生确与石头有不解之缘,一生迷恋奇石,而迷恋的这些石头中最重要的是“好太王碑”,明轩前文所述部分内容也是参考了此碑文。
赵老师的老家在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的县级市集安又有一块高句丽重要碑刻——好太王碑。好太王是高句丽第19代王,名安, 391年即位,号永乐太王,好太王是高句丽短暂的历史上极有建树的君主,其在位时期是高句丽的重要发展阶段,好太王碑是其子长寿王于 414年建立的。
此碑由一方柱形角砾凝灰岩巨石略加修琢而成,石质粗砺,碑面不平。高6.39米,底部宽1.34~1.97米,顶部宽1~1.6米,四面环刻碑文,字体介于汉字隶书与楷书之间,大小一般为14厘米见方,书法方严端庄、朴茂古拙,备受书家赏识。文中记述了好太王一生东征西讨的战争功绩和有关高句丽起源及建国的神话传说,它是研究汉魏之际高句丽政权形成和发展的仅存资料,是中国碑刻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品。
当年赵老师几乎是放弃了全部工作,把心血都放在这块石碑上。历经数载临摹雕刻。终于把好太王碑以1:50的比例缩雕成功,并赴世界各地参展。
好太王碑文涉及高句丽建国传说,好太王功绩及当时东北、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倭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外学者所珍视。韩国、日本等博物馆都曾出高价欲购买赵老师的缩雕版好太王碑收藏,但赵老师说:我会带着这个作品去各国展览,但终究还是要把它带回到祖国。
好太王碑所在的集安市早年曾发掘出土过高句丽时代的几枚印鉴,这对研究高句丽的文化艺术及与中原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赵老师在雕刻好太王碑同时也对高句丽印鉴产生浓厚兴趣,翻阅大量资料悉心研究后著书《高句丽历代各王印考》,此书也间接证明了高句丽几乎一直在接受着中原王朝管理,受封于中原王朝。高句丽从汉代到唐代都接受过中原王朝封官职位和各种封号,也曾颁赐侯王印信如汉高句丽王朱留印、汉高丽王遂成印、军司马印、晋高句丽率善邑长、汉保塞乌桓率众长、东太山太守章、唐安县之印、安东将军,宁东将军等等。
五、神化的韩国的其实是个笑话
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高句丽与高丽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但是历史在韩国学者面前就像任人整形的小姑娘,在他们刀削斧凿下,高句丽就成为了一个横跨中韩的伟大朝鲜古代帝国,其实击败百万隋军丰功伟业的高句丽族和现代韩国人根本没有关系,神化的韩国是个天大的笑话。可悲的是韩国人的谎言忽悠了很多人,就连国内也有很多文章或者媒体经常把高句丽和高丽混淆,或者认为高句丽就是朝鲜的一个王朝。
最后还是谈谈电影《神话》,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大制作的商业片,有一定的观赏性,但是制片方恬不知耻宣称是根据韩国人编的古代史而把高句丽胡乱安排在秦朝,让人误以为高句丽就是韩国。虽然成龙在电影中有一段很有说教意味的话:“只要是人家的文物,我们一定要还给人家,没有人可以从别人的国家抢走人家的文物摆在自己国家的博物馆,这是可耻的行为”,但电影宣传方面在高句丽问题上却偷换概念,显得有些“卖国媚外”倾向,真是十足的讽刺。当然这也不能怪成龙,或许是有着海外票房的考虑吧,主要是编剧、导演或制片的安排。
不过这倒是和《古今大战秦俑情》里讽刺的大影星白云飞(于荣光饰演)的桥段如出一辙:在国难战乱时期拍爱国抗战电影,言不由衷说些慷慨激昂的话,图的却是自己的私利,赚钱出名,暗地里干盗墓倒卖文物给外国人的肮脏勾当。
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忽视,韩国人才大言不惭地把端午节、中医、针灸、《 本草纲目》等都当作自己的文化遗产了,也就有了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的闹剧。所以不管韩国人怎么做,至少我们应该做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认识历史,尊重历史,这样才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得逞。
注:赵广奎简介
1958年生于吉林省通化市,出身书法世家,家学渊源。幼年与祖母学习书法篆刻,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字迷石,堂号:迷石屋、玄墨庵。师从书法篆刻家金意庵、段成桂,专攻书法、篆刻、石刻、微雕。 *1990年吉林省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迷石之途》介绍其事迹 *1991年获吉林省自学成才奖 *1993年成功缩雕了高句丽“好太王碑” *1994年著书《高句丽历代各王印考》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 1989--2009年间分别在日、美、韩、港、澳、台举办个展和现场实演 *2010年回国在北京通州设立赵广奎艺术工作室。*2015年北京国际第二届“中华之光”书画篆刻展获奖。现为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理事、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闲来看电影,妙趣聊历史——朗月明轩原创,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