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悲伤逆流成河》,我的悲伤似乎有些逆流成河……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看完电影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我感受到了身上的压力,感受到了压在肩头的责任。
我不愿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的班级,更不愿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任何一个孩子的身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校园欺凌中,言语欺凌的发生率最高,有将近一半(49.6%)的初中生遭受过言语形式的校园暴力;其次为社交欺凌,有37.7%的初中生遭遇过校园内社会交往上的欺凌;而有19.1%的初中生在校园里遭受过身体上的暴力伤害;网络欺凌作为校园暴力的新形式,其发生率也达到了14.5%。
我们总是认为校园欺凌距离我们十分遥远,总认为校园欺凌就是指恶性的暴力事件,总认为同学间的玩笑、打闹很正常……
殊不知,校园欺凌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许在看似平常的玩笑打闹之中,有些同学就正处于校园欺凌的危害之中,而我们老师却毫不知情。
影片中的易遥在经历各种“玩笑”、各种语言欺凌、社交欺凌甚至暴力上伤害时,老师并不知情,而被欺凌的对象迫于种种压力并没有向他人寻求帮助,在森西的建议下,易遥奋起反击,在从科技馆返回的车上与小米产生冲突,结果被不知内情的老师批评。
影片的高潮在于结尾,易遥自杀之前,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巴不得世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杀死顾森湘的凶手我不知道是谁,但杀死我的凶手,你们知道是谁。
易遥跳下去的那一刻,站在岸上的人惊呆了,毕竟因为唐小米与同学的一个恶作剧,导致顾森湘本应该拥有的大好青春年华不复存在,因为她们的恶作剧导致易遥一生都活在阴影之下,对于正在青春时期的她们来说,这是最残忍的事情,令人痛心。
那么,我们将视线转向真实的校园生活,我们如何才能减少甚至是避免校园欺凌的发生呢?
首先,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家是孩子避风的港湾,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在孩子受到伤害后有一个疗伤的地方,同时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让孩子更好的与家人沟通,使家长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受到的伤害。此外父母还要教给孩子如何面对校园欺凌,当校园欺凌发生时,孩子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其次,学校与老师应该加强教育与管理。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地方,是教育的圣地,应该是安全的、光明的、神圣的,校园欺凌大多数发生在学校内,因此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何为校园欺凌,教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莫以恶小而之,避免语言、“玩笑”给他人带来伤害。老师还要有保护学生免受校园欺凌的意识,努力在第一时间发现校园欺凌的倾向与现象,防患于未然。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成为正义的守护者,而非冷漠的旁观者。从老人摔倒无人扶到重庆公交车事件,再到校园欺凌……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我们无法阻止,而是我们不愿为正义站岗,不愿成为正义的守护者,而是当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的旁观者。
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选择冷漠,但我们无法保证今天的受害者不会是明天的自己,如果你正在受到伤害,你是否希望有人能够挺身而出捍卫正义?你若不为正义站岗,也许就会为邪恶陪葬,如果每个人都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么社会将会越来越光明,校园欺凌等事件也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