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某种意义上说,狄更斯是世界名著的代言人。上大学的时候,读了一部分狄更斯的《双城记》。可惜,当时并不知道读书的意义,也并不像现在这样对书如痴如醉,虽然读了,却没有过脑,内容全部忘了。仔细说来,《远大前程》应算是我认真读狄更斯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我读了一个多月。一方面,工作压力增大,几乎没有读书的时间,另一方面,《远大前程》和许多世界名著一样,有一些特性:它们不像一些畅销书那样在开头部分就十分吸引人,且情节紧凑,“包袱”多,料足,世界名著往往给人以高冷的感觉,“拒人于千里之外”。诸如《百年孤独》《丧钟为谁而鸣》《呼啸山庄》等都有同感,没有一定的耐心,恐怕才读个开头就想将其压箱底了。但是,如果你能坚持读完三分之一,相信你就很难停下来了。
读完《远大前程》,我终于知道狄更斯何以为狄更斯。虽然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前面的许多细节都已经记不清了,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罢这些文字,突然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纯净了,仿佛所有灰尘都已落下,时间缓缓从眼前流过,似乎刚刚经历了一次人生,再睁开眼,之前所经历过的人生之善恶都已成往事。这种感觉很奇妙,是其他书无法带给我的,这足以证明狄更斯笔下的魔力,真是绝了!
2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晚年的代表作,故事背景从1812年圣诞节前夕一直写到了1840年冬天,讲述了主人公皮普从7岁开始的三个人生阶段,书也由此划分成三部,我最喜欢第三部,这一部几乎是狄更斯竭尽一生体悟生命和人性的总结,故事也因此而从冷漠走向了温暖,结尾部分感人至深。
皮普、哈慰香、艾丝苔拉、麦格维这几个人物是作者编织整个故事的关键,狄更斯非常巧妙地用这几个人物设计了一段错综复杂的故事,“剪不断理还乱”,故事的发展和转折大为出人意料,四个人物都经历了从恶到善的反转,作者通过故事的层层推进,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皮普暂且放到下一部分单独讲述,我首先想说的是哈慰香小姐。
直至读完整本书,我都还记得这样一幕:哈慰香小姐披着新娘的婚纱,坐在轮椅上,依旧面对着布满了蜘蛛网的结婚蛋糕。几十年过去了,哈慰香小姐的时钟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她盼望着新郎,就像人们等待着永远不会到来的戈多……
这一幕,也是哈慰香小姐内心变态的根源。她在新婚之夜被新郎抛弃后,恨透了世上的男人,她没有放下那段历史,寻找新的幸福,而是选择将自己的仇恨嫁接到养女艾丝苔拉身上,试图让艾丝苔拉凭借其美貌来报复更多爱她的男人,皮普就是其中的牺牲品。
“我清楚知道,她做了一件令人痛心的天大错事,把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教成像她一模一样,心怀冲天仇恨,压抑自己的情爱,伤害了她的自尊,以此作为复仇的手段;我也清楚知道,她把阳光拒之门外,也就把更多的东西永远地摈弃在外;她与世隔绝……”
这样的一个心怀怨念的女人,不仅祸害了自己的一生,也祸害了艾丝苔拉的一生。但人终有醒悟的那一天,哈慰香选择了自焚以了却此生,没想到救她的却是曾被她视为利用工具的皮普;艾丝苔拉也在经历了一段悲剧人生后,醒悟过来,最终与挚爱她的皮普成为朋友。
而麦格维——那个世人眼中的“恶”,实际上却真诚、善良、知恩图报。他曾迫于无奈做过违法的事,但他终究没有丢失人性,没有丢失爱。是他——那个皮普最厌恶的人,最想逃避的人,不惜一切代价,造就了皮普,将皮普从善的边缘拉了回来。
3
译本序中有这样一句话:“虚荣怠惰不劳而获,犹如沙上建塔,最终不过一场空虚。”这短短一句话,几乎可以看做这五百多页的大部头的浓缩概括,说得太经典了。皮普的经历,就是因一笔突如其来的财产改变了,这笔财产曾一度让他变得高傲、冷漠,丢失了部分人性,但当他失去所有,再次一贫如洗的时候,却仿佛噩梦初醒,他终于懂得了真诚与爱,懂得了什么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现实正如狄更斯笔下的描述,物极必反,富人不一定幸福,穷人不一定不幸。正如皮普所说:“心神疲惫的时候,我常常想,倘若我从未见过哈慰香小姐,而是安心作乔的伙伴,在那间诚实、古老的铁匠铺里长大,会比现在过得快乐,美好。傍晚,当我独自一人坐在壁炉旁,看着炉火时,不知想过多少次,哪儿也没有铁匠铺和老家厨房那样的炉火。”
当经历了这一番命运的洗礼之后,皮普虽然错失了曾经梦寐以求的“远大前程”,却塞翁失马,懂得了幸福与财富皆需要通过自己努力方能都得到。“我恍惚感到,自从离开老家的厨房以来,这许多年莫非不过是发了一场高烧,精神受到磨难,如今已康复如初了?”皮普终于从那场奢华的梦中醒了。
这部小说中有几句话我十分喜欢,摘录如下:
1)正直善良是为人之本,自强务实是成功之源;虚荣怠惰不劳而获,犹如沙上建塔,最终不过一场空虚。
2)要是你走正道撑不了不寻常的人,可不能为成个不寻常的人去走邪道。往后可不能再说谎了,皮普。活要活得正派,死要死得快活。
3) 我们一生中,最软弱,最卑劣的事往往是为了我们最瞧不起的人做的。
4)世界上任何骗子,跟自己骗自己的人比起来,都不值一提。
5)迫在眉睫的死亡是可怕的,但担心死后还要遭受不白之冤比死亡还要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