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读书(二)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每一个父母的希望,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出息。当我是孩子的时候,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其后,影响了我很多年,本篇,主要谈谈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让孩子能更多的知道“为什么”。

是什么 与 为什么 的区别,“是什么” 表达一种结果,知道就行。而“为什么“”主要是寻找原因,有一个过程。虽然今天很多书籍在讲,我们应该转变“因果逻辑”。但我还是认为孩子时代,需要求因,这代表着一种探究精神,求知精神。

一起阅读

1. 阅读过程中需要父母的解释。所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包括诗词、童话、国学经典、少年百科等,其中有很多词汇、内容、描述的事物,孩子的世界还是很难理解的,当孩子不明白的时候,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表现一:孩子注意力分散,失去耐心,这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由于现在的孩子特别聪明,所以更多的时候开始找借口,比如上厕所、喝水等等。

表现二:孩子继续阅读,但节奏突然变快或变慢,如果父母不留意,还以为孩子阅读的能力增强了,其实不然,是孩子已经开始“被动阅读”了。

表现三:孩子问书本中的内容,这类主要是性格活泼的孩子,他们对书本中的内容会问过不停,不断的要求解释。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顺带而过,需要耐心。

2.如何帮助孩子解释阅读疑问?

方法一: 尽量直白,但也不要偏离疑问中心。打个比方,孩子问,为什么有白天黑夜,父母可以这样解释,地球转动的时候,面对太阳就是白天,背对太阳就是黑夜。

方法二: 尽量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打比方。如上问题,如果孩子还不明白,可以拿一个篮球当作地球,开一盏灯当作太阳,孩子站在一个固定位置,让其观察篮球表面光影变化,孩子可能就会深入理解,而且记忆深刻。

方法三: 联想生活实际解释。比如孩子问为什么下雨?如果你说是水蒸气凝结而成,这个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如果让他看冲凉房的水蒸气,然后再看镜子上的小水珠,这个理解恐怕就容易多了。

翻译不懂 的

3. 偶尔需要给孩子提问题

好处一: 加深孩子阅读的印象,相当于一个复习或温习的过程,这样孩子就可以从已知的内容再去找答案。但这里有一点特别重要,不要轻易否认孩子的想法,就算是错误的,建议也不要直接说“你错了”,这样不仅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更否决了孩子心灵的美貌。

好处二: 可以建设孩子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因为父母的问题,孩子可能一时答不上来,这时候父母可以提供一些正确的引导途径,让其进一步探索。比如上网查看资料,上图书馆找相关的书籍一起探讨。

好处三: 整合孩子的逻辑性,当对一个问题进行回答前,必须经过一番思索,思索的过程也就是逻辑构建的过程,所以,时常的锻炼,一定会让孩子在总结、推理、联想方面有所进步。

4. 忠实的建议

建议一: 不要有功利心,孩子玩耍也好,阅读也罢,不能说孩子一定能怎么样,一定会怎么样,这只是他人生路上的一段旅程,在旅程中,最重要的是求实与快乐。

建议二: 不要有攀比心,成年人都不喜欢与谁谁进行比较,何况是孩子呢?他们一样有自尊,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些榜样,但不是铁定的目标与比较。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祝天下每一个孩子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83评论 9 209
  • 无条件的享受身边随时存在的美好,怎么舍得让烦恼、对他人的不满不悦占据我们的心房呢? 慢下来,时刻和自然链接,会看见...
    房顶一弯弦月阅读 3,459评论 0 0
  • 开课第二天,现在已经习惯了每天上课、上自习、回家整理作业,晚上按时睡觉,早上准时起床,一切向着好的习惯和方向发展。...
    刘泽清阅读 631评论 2 0
  • 最近看到一个段子:孟母三迁,是因为孟母太有钱了。房产多处,哈哈,调侃之余,其中的本质却再次引人深思。 众所周知,孟...
    桑芽2019阅读 3,325评论 0 0
  • 2016-12-17 22:03发布于自己的qq空间 又到了2016年的12月中旬,随着这一年中种种事情的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