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没人不知道这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信也没有人不知道,这首家喻户晓的诗,其“回”“衰”如何读,成为了诗坛的一庄似乎没有结局的公案。究其原因,就是注诗者,死守格律之规,要“押韵”!
首先令人搞笑的,是格律诗大宗师杜甫直接标明“绝句”的诗作堂皇在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试问,杜甫会在以“绝句”为题的诗作中犯格律吗?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要将前一首生硬地变音入律呢?
这就是读书不通,作诗不懂的“寻章摘句老雕虫”之祸!
其时,细细体读第一首,就明白,读本音才能真正体现诗人那悲凉的心境!如果一位84岁的老人,飘零而归,故士依旧,乡音在,人已非,还能溜溜滑如同戏谑地吟句,那才是怪事!
作古诗,能入律当然好,但诗境高于一切,以律破境,不是诗,是酸腐文人自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