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反思二战的作品,不过几乎都是从正义一方或受害国的角度来呈现的。而曾经发动战争的非正义一方如果拍二战又会怎样去呈现呢?中秋节这天阴雨连绵下了一整天,我窝在家里看了一部反思二战的《我们的父辈》,2013年德国出品,一共三集,每集90分钟,恰好是三部电影的长度,相比动辄几十集的长篇电视剧,它显得格外简洁,凝练。
影片以五个柏林青年的命运为主线,威廉与弗雷德海姆是即将上前线的兄弟俩,爱唱歌的格瑞塔与犹太人维克多是一对恋人,夏洛特有志成为一名战地护士。影片一开头,五个好朋友在一间酒吧里聚会庆祝,因为战争他们不得不奔赴战场,各奔东西……历经战火摧残,影片结尾德国战败投降,昔日充满欢乐的酒吧几成废墟,维克多再次来到酒吧,等来的只有威廉和夏洛特,弗雷德海姆和格瑞塔已经不在了。
这是首次从战败国的角度去反思战争的电影,没有刻意的渲染和煽情,导演以非常写实的手法再现了那场战争,有时客观冷静的有如纪录片一般。我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血肉模糊的身体,无尽死亡的恐惧,信念崩塌的堕落,人性丧失的麻木……就像威廉的醒悟:战争失败了,上帝也救不了我们,战争只会暴露出人性最恶的一面。
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正义一方国家正视历史反思战争的诚意,更有力的对战争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和控诉,战争中没有赢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能够生活在和平的国度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