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欢喜,快乐。逸乐嬉游。
这一章节从这句话开始一直到“泊兮若无止”,都是老子在强为形容善为士者的表现。
“士”是从“一”从“十”,表达“有能力者”。
这些都是“能量”的表达,我们人所有的行为背后,隐行的都是“能量”。
这里的“能量”指的是“三”——“能量的变形”,古之善为士者其“善为”表现的是对“三”的层面“能量变形”的应用。
而能与这些“变形”能量互动的,是我们人的“能量体”,“能量体”就是我们能量的身体,在上一篇讲记中,提到“我”不在手指中的那个手指能互动,那就是我们的“能量体”在动作。
当时“能量体”是与“物质身体”重叠在一起,我们一般人都有这两个身体,只是我们现有社会大众的知识体系里缺失了这一部分的内容,而使得我们无从从“能量体”的角度认识我们人生命的运作。
我们只知道我们只有一个“物质身体”,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生命的了解,“物质身体”可以与物质世界互功,而“能量体”可以与力量的世界互动。
应该说的是“能量体”与能量的世界互动,但“能量”这个词我们的“物质身体”不能理解它是什么,但我们的“物质身体”能了解“力量”是什么。
“物质身体”的了解能反馈进“我”里面,这个“我”就是上一篇讲记里指的那个“我”,所以“我”与“物质身体”是相对应的互动关系。
从上一篇讲记里的“发生”中大概可以了解到,其实可以无有“我”,然后这套生命照样可以运作。
而古之善为士者,正是不再受“我”主导生命的那些人,“我”依然可以存在,但在善为士者的生命展现中,“我”只是作为“念”在使用了。
我们一般人类这个“我”一般是使用“思想”,而且好象“思想”也只是“我”的一部分,但在善为士者那里,这个“我”被分解,不再自成为“我”。
“我”的“思想”直接以“念”的形式被使用,“我”的情绪直接以“能量”或称“力量”的形式在使用,而“我”的“物质身体”,被通过“能量体”来带动。
所以可以说,“我”已经“无我”了,但“我”里所展现的那些个东西,依然还在,还能被运用,因此即可以说“我”还在,也可以说“我”不在了。
说“我”还在,是为了缓解给害怕自己会消失的人带来的恐怖,说“我”不在了,是让我们知道,我们已经成了一个更大的存在方式了。
而在这个更大的存在方式中,生命的运作,似乎一切都是让它“发生”,发生、发生、发生……
但这绝不意味着混乱,它表达出来的实际指的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