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陈炉古镇,即便是陕西人,也未必有多少人知道,更何况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本身就对周边县镇知之甚少。若不是这些年喜好喝茶,因茶而关注茶器的话,又怎知陈炉古镇在耀州窑的历史中曾经有过的辉煌。
说到窑,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陕北的窑洞,其实陈炉古镇也是陕北风格的民居。这里的房子依山而建,上下错落,这家的屋顶也许就是那家的院落。
从耀州博物馆出来向东南方向不远,便是一路盘山,基本上到山顶时就是陈炉古镇了。古镇得名于“陶炉陈列”,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也就是说,这里的炉火千年未息。
我们上山时,正是细雨霏霏。道路不宽,仅两个车道,但是车也并不多。两边树木青翠,麦田一片连着一片,满眼是深浅不一的绿色。
从主路拐进陈炉古镇的小路,不再是水泥路面,而是红砖铺就,也极为狭窄。两车交汇时,几乎是擦身而过,需要十分小心,尤其是弯道处。
古镇路边的围墙上,全都是极具特色的红砖夹杂着残瓷碎片砌成的图案,俨然是一派瓷风瓷韵的瓷之古镇。
陶罐垒墙、瓷片铺路,是这里最大的特色。红砖残瓷之间已经生出许多的青苔绿植,与围墙院落浑然一体,展现着这个古镇独有的一种风貌。
目前这里的主街已经被打造成了风味小吃街,街两侧排列着许多小店。进到古镇里,散落在各家各院的小窑坊比比皆是。
随意走进一家院落,就能看到手工制作的陶具。院里也摆放着各式器皿,大到水缸陶罐,小到杯盘盏碟。识货之人往往从这些物件中慧眼独具地挑中一两件有些年代的老物件儿,与主人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便物易其主,落入了新主人的手中。
这些院落里居住的大多是当年在国营陈炉陶瓷厂上班的工人,各个都是制陶识陶的行家里手,手里也多多少少留存着一些当年厂里的精品。与他们闲谈之间便窥见了这家成立于1958年的老陶瓷厂曾经有过的辉煌。
如今在陈炉古镇最为著名的已经不再是陈炉陶瓷厂了。虽然厂子依然在,但是在古镇其他院落人头攒动时,这里的展厅门可罗雀。
即便如此,守着展厅的两名工作人员依然是大厂风范。厅里没有开灯,外面又下着雨,让室内越发的黯淡。然而,两名工作人员一派爱买不买的架势,我有心调侃,170元的东西,我愿意出200元购买。对方不允,真是多一分不收,少一分不卖。
当我提到小有名气的另一家陶瓷厂时,他们不屑地说道,“我们是祖师爷,他们是小孙子。”那股王者风范一览无余。只是他们最终也承认老厂留不住人才。是啊,为何呢?应该也是一目了然吧。
如今在陈炉最有名的当属王家瓷坊了。陈炉的制陶工艺都已改为了气窑,而王家瓷坊依然沿用着煤烧工艺,并且是目前的非遗。因此,虽然已近下午五点,虽然当时正是大雨瓢泼,但依然难阻我们的兴致。
走进王家瓷坊的大院,右侧一壁墙上开凿出许多的置物格,摆满了各式陶瓷品。尤其是人物,关中人的模样栩栩如生,眉宇间的神色都惟妙惟肖。也的确与古镇中那些大小瓷坊,不论民间的,还是国营的,都显得气派不同,俨然业内翘楚的姿态。
进入展厅,琳琅满目。依然是从放在地上大如澡盆的碗,到小巧玲珑可以玩于股掌之间的摆件,各个都呈现着不同的光泽与韵味。
在这里,我淘得了一件“美林瓷”。据说是80年代韩美林在此工作时的制品,我对此并无研究。刚听得“美林”二字时,我以为是“美玲”,让我想起我的青春偶像翁美玲,虽然此林非彼玲,但看到这个物件儿,便会想起我的80年代,想起我的青春,也许这就是购得它并让它存在于我的生活之中的意义吧。
驶出陈炉时,雨停了。但雨后的盘山路风景如画,远处的梯田阡陌纵横,雨后的云雾低低地萦绕在山头,真如仙境一般。
随着车子前行,飘浮的云雾变幻多端,如仙女腰际的绸带一般在空中舞动。就这样,一路景随车行,虽然十多里的山路蜿蜒绵长,虽然长安城中友人正在翘首以待,虽然我们也归心似箭,但依然不舍这沿途偶遇的风景。
此次陈炉之行,除了淘得不少称心之物以外,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春”的景致,也算得上是意外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