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姐从电影院里出来,二姐看我有些木然的样子,说“早知道不和你看这部电影了”。好不容易一起过周末,结果看完两个人心里却并不轻松。
是的,《驴得水》有毁气氛的奇效。它不像海报中表现得那样轻松、简单,也不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而是把悲剧的演变过程加速,发酵给你看,你看着所有的一切都在腐烂,但却无能为力。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明明《驴得水》电影中讲的事情会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有些荒诞、无厘头,剧情的巧合到做作,可却不会跳戏,反而觉得一切真实的可怕、人与人之间残害得真实得可怕、人性脆弱得真实得可怕、事情发展的进展真实得可怕。
那么,编剧想要通过这样可怕的情节设计,说明什么?
我想大概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不以恶小而为之。若明知是恶仍要为之,那么我便把这最可怕的结果拿给你看。最可怕的结果,不是被免职,不是学校被查封,而是在上级的扶持下,在外国援助的救助下,事情越闹越大后,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最恶的一面。最后,所有人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编剧还真是残忍呢。可也足够警醒,只有这种程度的警醒才足够刺痛我们已经有些麻木的神经。
孙校长以为自己指导有方,最终场面一片混乱,失去自己的女儿;铁民以为自己一腔热血、有情有义,却在枪口下变得懦弱奴性,失去所爱之人;裴魁山心高气傲,颇有才华,却在金钱的诱惑下暴露出知识分子的贪婪,仕途从此没有前路;张一曼是全剧最可爱的人,也是最悲惨的人,从来与人为善,只求简单的快乐,却最终为千夫所指,走上不归路。
电影整个讲述的就是小恶如何发展成大恶的过程。佛家讲,恶的发展也要“因缘”,有恶的种子,也要有土壤和环境,也就是缘,小恶才能够成长。
电影中,将一头驴谎报成为一位老师就是恶的种子。如果这件事,无人问津,相安无事倒也还好。偏偏恶缘来了,特派员要来考察“吕”得水老师!
此时,若是良善老实之人,大多就会直接招供了,大不了受些处罚,日子活得再清苦些也就没别的了。可偏偏,万事具齐,谎言被圆得天衣无缝,大把大把的银元也顺利到手。恶缘充足,好比充足的阳光与水分,能让贫瘠的土壤也生出恶之花。
此乃不义之财,此乃伪善之恶。
因为他们的谎言,本应该获得补助的山区老师却见不到上级领导,优秀老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让一个地区的孩子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而这种恶的背后还有一个“高尚”的目的,为了保住一个只有几个孩子的学校。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否则今日之欢愉将成为明日之泪水。且以此为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