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亲近母语儿童阅读开始了,我们8点到达南京航空大学会议厅,看到小朋友正在化妆,进入大厅映入眼帘的全是书,看到这些书有些爱不释手,真想全带走,不知为什么,我现在看到好书就想据为已有,好像太贪心了哈!我把这些书拍了照以后在网上买吧。
进入会议室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情景剧开始了,第一个是《雨声告诉我们什么呢》第二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讲小雪。接下来徐冬梅老师上台演讲的主题是:用母语阅读世界,她首先说到新教材,统编教材,2017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的语文学科开始统一使用统编教材。从2019年起,全国所有小学生已经全部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双线并进的设计,阅读加强,整本书进入课程,写作序列性,传统文字化比重增加等。在领会课标基础上,用好教材,教好教材,实现保底目标,她又说到什么是大语文?做应试教育的包装:实质还是记背各种语文知识,大量的阅读训练,标准化的作文考试辅导?即使是做名著阅读,模式化的文本分析,绝不仅仅是校园里的语文课,家庭、社区、社会机构和更广泛意义的母语教育(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绝不仅仅是线下的面对面的课堂:云课堂-通向未来教育的大语文演讲厅、直播间、研讨室、现场、实验室、在线课堂等,从课程构建到教学研究,教学是最重要,最有产出性,老师们最关心的间题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把课程内容当做教学内容,教学的作用和专业性,认为自主阅读就可以引进大量课程内容,东拉西扯,却无真正的教学发生,把完整的生命体当作教学目中无入,只在知识层面、工具层面、策略层面。一般我们教什么呢,教知识,讲授、问答、练习等这就是我们般的教法。她告诉我们听说读写主要是实践过程,主要是培养孩子文化根基、视野,不仅仅为生活而教,要重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另外说到预习课不建议孩子带回家,要在课堂上解决掉,语文教学以阅读为中心,我们老师是一个引领者,创造者,想办法让孩子融入到社会共同体,母语课程是核心课程,儿童是探索者,研究者在亲近母语里老师也是儿童,我们以儿童为本。
下午的内容也很重要,由徐世赟、周益民、朱自强等人围绕阅读课教什么,怎么教的一个座谈,他们说一个故事如果让我写,怎么写,为了说清楚事情,又该怎么说,接着说到说明文方面,徐世赟说不是我们老师设计我们该怎么教,应该设计学生怎么学,我们要把握住要素去教,审美是重点教学内容,要让孩子体验怎么去读,教学生如何发展理性思维,周益民老师提到,作家的构思严谨缜密每一段话是怎么组织起来的都有逻辑性,思辨的东西需要学生去发现,梁老师也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从典型性和理性思维去发现,把孩子当成阅读者培养他们,其时老师的提问也很重要,还有一点是把自己的理解带到课文中不要带朗读腔,朱自强老师指出文学阅读和非文学阅读是两码事,没有理性的思维就没有真正阅读,阅读要一层一层设计,给儿童一定的思考和讨论空间,要通过交流看到儿童的思维。
通过今天的听课使我想到自己把上课看的太简单了,别的老师能把课讲那么好是因为他们在每一节课上下了功夫和花了时间,他们能把课堂讲的那精彩那是他们付出所得的,我们都是老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去好好提升自已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去教他们。所以我对自已说声,加油吧,改掉自己的惰性,去努力做一个合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