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直在追新版《射雕英雄传》,编剧篡改剧情这里不过多评价,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人说改得好,也有人说不好。总而言之,和其他武侠剧比起来的话可说是差强人意,编剧虽没有将原著吃透,但至少也用心了,努力了,至于理解的深度有多少,那真是没什么办法的事情了。
截止到目前,看过三十集,个人认为周伯通一角与原著偏差较大。这个问题不光这一版有,以前的版本也是一样,大家普遍认为周伯通是老顽童,塑造人物方面只许塑造出他顽皮胡闹、为老不尊的一面就可,因而慢慢地,老顽童变成了老疯子。新版可以说是走得更远,我一直有种错觉,这版中老顽童变成了孙猴子。
这个问题很令人费解,大家都认为老顽童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可实际上,演员如果这样塑造的话就是一个成熟的人在装幼稚,则看起来很别扭。金庸很博学,周伯通的人设问题很有深意。周伯通虽是俗家人,但全真教属于道家,《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是道家返璞归真的观点,人之初,不正是婴儿吗?初生的婴儿,赤子是那种淳朴、柔和的生命状态。人的年纪变大,若能永远怀有赤子之心,永远对生活好奇,方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到了《神雕》后期,杨过都长出了白头发,他全真教中的晚辈马钰老死,丘处机病得下不了床,他自己一百岁的年纪反而长出了黑头发黑胡子。
《道德经》中和孩子有关的句子真是不少,还有一句叫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我们形容老人总用“鹤发童颜”一词,只有坚守住这道家所谓的“常德”,这个“常德”我理解的是基本常识,基本理念,虽然很基本,但是能长期坚守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才困难。只有如此,才能回归到自然纯真的婴儿状态,可见这是很高明的一种境界。绝不是幼稚、长不大这么简单,因为这样的人在那样的一种乱世是活不长的。自己很单纯,所以最知道单纯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别人若是不单纯,耍心眼,他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所以周伯通一生绝少上当,独个面对西毒都不吃亏。
周伯通曾经对郭靖说,他师哥王重阳曾评价老顽童,说他没有济世救民的胸怀、格局较小,一生都难以达到绝顶的境界。金庸这句话,明贬实褒,名家的作品要反复体会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能够向一个后辈坦率讲出自己格局小这样的话,本身格局就很大。这就是一种“婴儿”态,憨厚纯真,不藏机心。
《神雕》最后的结尾,在华山顶上五绝重新排位,周伯通武功最高是众望所归,大家要拿他逗趣,就说四绝的位置都已经定下了,最牛的位置给黄蓉吧,老顽童听了之后第一反应竟是鼓掌叫好,说这样最合理,他最拿黄蓉没办法。自己不争名不夺利已经需要很高的修为,而心中竟连名利之心也没有,较之前者更是难得,这种胸怀再次折服在场所有人。由此可见,水平高的人境界也高。他是绝不会板起脸来一本正经地说教,因为道家讲究不立文字,天道无言,具体什么是道,看看老顽童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