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铭记了39年的名言
人生对过往能记住多少?都记下些什么?这是因人而异的。我对一句名言却铭记了39年,甚至刻进了自己的生命中。
记得那是在1978年春天,我与县农林水利局的干部作为整党整风工作组进驻了一个叫八岔沟的大队,在一天走访群众中,那位年长的农民老大爷说了一句话:“最亲不过父母,最近莫过夫妻。”我在惊讶于这样的至理名言竟然出自一位农民之口的同时,切身感觉到能人在民间。那时,年轻的我就记下了这句名言。
至今我不知这句名言是否出自哪位名家,但我却是真切地从一位农民大爷的口中获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对这句名言有了深刻地理解,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对人生亲情和爱情的客观描述,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最亲不过父母”,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父母是给我们生命的人,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什么还能比生命更重要?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从我们生命的开始,就伴随了我们一生。即从我们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衣食住行,从我们背上书包上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到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哪一个环节都是在父母的倾心爱戴和精心呵护下度过的。父母的亲情,让我们享受了美好的少年、风华正茂的青年、中年、甚至是老年,是父母给了我们一生的幸福。这样的亲情,谁还能替代?没有。所以,世上没有比父母再亲的人了。这对于幼稚的孩童也许未可知,但是对于成年人应该是最清楚不过了。
你会怎样对待自己最亲的人呢?这其实是“最亲不过父母”的另一层含意,那就是感恩之心。说到感恩,不免要谈起孝道。有一句名言叫“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古往今来都不乏其人。
感动中国2012年人物陈斌强,他是一位老师,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在家中无人照料的情况下,他每周骑摩托车把母亲和他自己用布带绑在一起带到学校住校。课间和业余时间都尽力照顾母亲,为母亲擦屎接尿,周末时再把母亲带回家,多年来,陈斌强就是这样照顾母亲的。他的事迹令我非常感动,并写了一首诗记录下来。
其实,在我们身边孝敬父母的事迹也随处可见。我们单位有一位孙育华大姐,她退休后就全心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每天为他们送饭、做家务,有时还要拉上姐夫一起与父母同住,精心伺候父母。每当听到类似这样的孝老故事,我都会感动万分,只因在对父母的孝心上人人都是相通的。
但也有例外,个别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缺失的报道也常有所闻。日前我看了一则微信视频,那个独生子因母亲早逝,从小就由父亲拉扯长大,当他结婚后,父亲想让儿媳生个孙子,其儿子竟然给父亲要10万元钱作为养育费,父亲没钱,儿子却让其父打10万元的欠条。不仅如此,父亲还要靠捡废品养活无业的儿子和儿媳,更让人惊讶的是父亲还要给儿媳洗内裤。尽管这样,儿子并不满意,竟然向媒体求助。他在众目睽睽下还说:“你生了我,就要养我。”儿子的态度遭到现场主持人和嘉宾的一致指责。我看了后,就两个字:“愤怒”。天下哪有这样的儿子,不懂感恩,却一个劲地逼迫父亲、难为父亲的?类似这样不知感恩父母的人,道德不容,法律也不容。
说到“最近莫过夫妻”,对已婚的人、特别是老年夫妻体会会更加深刻。当两个人步入婚姻殿堂,也就许下了相伴一生的承诺。结婚了,一般是离开了父母家,夫妻就是最近的人了,将来孩子大了也会离开家,夫妻更是天天相守,年年相伴,这是客观事实。
那么,夫妻怎样相守、相伴,这其实涉及的是一个爱情观。当轰轰烈烈地爱情变为婚姻时,就有了一个家,都说家是温馨的港湾,的确如此。两个人除了工作外,总是待在家里共同生活。有了爱情做基础,什么样的苦,都可以同吃,什么样的难,都可以同当。即使面临柴米油盐、大事小情,有些性格不合,意见不一的事,也会平和解决。夫妻间也许没有什么甜言蜜语,但更多的体现在一方生病时另一方端的一怀热水和几个药片;一方苦恼时,另一方的默默倾听和劝说的话语;一方的提议,得到另一方的全力支持等等。
然而,总有个别人不忠实于婚姻,忘记了婚姻的承诺,出现了婚外情,包二奶等情况,有时还因此造成家庭破裂和刑事案件的发生,害人害已,于德于法都是不容的。
生活中,珍惜亲情、爱情都十分重要。民间有句话说:“孝老不能等”,有句名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做儿女的我们要时刻不忘孝敬父母,让孝敬父母的美德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同时,也要珍惜夫妻之情,夫妻间要做到四多四少:多些理解,少些挑剔;多些鼓励,少些责备;多些担责,少些逃避;多些关照,少些冷漠。只有亲情和夫妻间的和谐,才会带来家庭的和谐,进而是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