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每天写一篇文章?
前一天看一本书里说,写剧本可以尝试把自己最喜欢的三个故事整合成一个故事。后来看了另外一篇文章说,阅读就像吃饭,写作就像拉大便。为什么有些人经常拉大便?因为他吃的饭多。可能大家看到或者听到大便就感觉不舒服,可是大便经过陈腐之后就是各种蔬菜、水果、植物的饭。作者经历过一些事情或者阅读了一些文字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就相当于吃饭经过消化之后拉大便。读者就相当于那些蔬菜、水果,蔬菜水果是喜欢经过陈腐的大便的。如何保证每天写一篇文章呢?每天读三篇文章,把他们整合成一篇,三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变,整合成一篇文章后,延伸拓展出新的中心思想。
刚开始我看书就是看看而已,后来画线做摘抄,再后来在摘抄的句子下面写一段自己的感悟和联想,这些都无法让我对自己感到满意。如果说每一本书代表一种人生,那么我十年读3000本就相当于观察了3000种人生,但这充其量不过是蹩脚的模仿和苍白无力的炫耀。我想创造。如何创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借助其他作者的思路,写自己的文章。写哪方面的文章呢?电影。前几天看了一个250部电影的清单,每一部电影都可以写一篇文章。
杨德昌的电影《一一》有一段对白:
婷婷:如果电影跟生活一样,那谁还会想去看电影啊,过生活就好啦。
胖子:我觉得我小舅说得蛮有道理的,他说,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胖子还解释说,“我们没有人杀过人,可是我们都知道杀人是怎么一回事,而且有过好几次各种杀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在电影里得到的。”
一部好电影增加了我们的生命体验,甚至使人生的意义变得丰富。为什么我喜欢大量看书、阅读各种文章、看很多电影?因为我想预览自己的命运,我想观察自己的人生有多少种可能性,我想找到现实通往理想的桥梁。把理想变成现实需要哪些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现在我已经拥有了哪些客观和主观条件?
每分每秒我们都正在创造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生命就是时间,命运就是你使用时间所做的行为累积出来的后果。所谓命运不好,其实是使用时间的方法有问题。劳动者通常分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尽可能的把所有的时间都变成工资,脑力劳动者用八小时工作养活自己,用八小时外的时间学习、储备新知识。新的知识就相当于杠杆,就像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和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为什么名人有巨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懂得使用杠杆、能够找到合适的支点。善于使用工具的人变成了这个时代的英雄,不善于使用工具的人是芸芸众生。
每天下班后你把哪一件事情作为自己的第一优先?是玩手机、浏览新闻、看电影、读书、写字、还是昏昏大睡?把这样的行为乘以100万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是预览自己命运的方法,因为一个人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如何过好一生呢?先过好一天。怎么才算过好一天呢?那要问你自己对什么感兴趣。
不管你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优先是什么,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你选择一件短期让自己愉悦的事情,就必然压缩长期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选择短期给自己带来愉悦、刺激、快感的事情还是长期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这决定了你会进入恶性循环还是良性循环。
不管你每天的行为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这些行为就像存在银行的钱或者被刷爆的信用卡,经过时间的打磨,总有一天他们会连本带息让你大吃一惊或者全面崩溃。你是懒惰还是勤奋?或者你是用战术的勤奋掩饰战略的懒惰?
一个人一生真正能把握的时间有多久?一生三万天,一万天睡觉,一万天上班,五千天做各种琐事,真正能把握的或许只有五千天,甚至更少。平庸的人回首往事,发现自己并没有活三万天,他们充其量活了五百天,其他时间都是枯燥、乏味、单调的重复。
滚滚红尘,浮躁、喧嚣、名利、金钱、美女、终是浮云,能够寄托的只有阅读和写字,这让你变成一个冷静的人,清爽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
面对生活的伤害,报复的方式有且只有一种,宽恕。宽恕一切事情就是宽恕你自己。
对了,如何保证每天写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人能够每天写一篇文章?因为他读的多,运用的多,实践的多。阅读、消化、选择、舍弃、组合、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