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返校培训了一天,周日备了一天课,一直不断地修改调整。早上怀着忐忑的心来到了学校,因为每到周一,孩子们的状态都不是特别好,尤其是统计作业时,总会有交不上的孩子。
但是,今天出乎意料,每个孩子的写绘单都交了过来,无论完成得好坏,至少今天都记得带作业交作业就是好的~本来计划今天讲《秋天》,周末让孩子们朗读流畅,一大半的孩子已经可以达到背诵,而且,每个孩子都按照要求朗读打卡。由于调整了课程安排,国庆假期前,还是让孩子们通过绘本故事的浸润,逐渐适应校园,认识好朋友,这真是让人很欢喜的周一。
每周一也是升国旗的日子,临时选了四个小国旗手,面对国旗我们应该是庄严的,唱国歌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能跟着音乐放声歌唱,但是孩子们对于音乐的节奏还不太熟悉,我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唱了国歌。看着这群挺拔站立的孩子,还是欢喜~敬礼的时候,有孩子不自觉就敬了少先队礼,我说不要急,你们还没入少先队呢,先行注目礼吧~一个个遗憾的表情,原来都很期待自己能早些入少先队呢!
上午第一节课统计完作业,就着急忙慌开始给坚持二十一天阅读打卡的孩子写奖状。有研究表明,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最起码需要21天,虽然有的孩子朗读不是很顺畅,但是我听到有耐心的家人带着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这种陪伴是弥足珍贵的,只要能坚持,就值得被称赞。
不过,本来今天晨会应该三个孩子讲故事,结果有一个孩子没有准备好,我好奇地问:“每天都坚持打卡了,这么长的时间里,难道没有完整记住一个故事吗?”孩子很委屈,眼眶红润,几乎要哭了出来。因此,我开始反思第二轮打卡应该要怎么调整。有时候,孩子们在朗读课外书的时候,其实漏字跳字加字无伤大雅,能够理解并记住故事的大致意思就可以。我们不能像要求读课文一样读课外书,这样孩子会崩溃,家长更焦躁。所以,第二轮的打卡告诉孩子们:可以自己读书,也可以和家人一起阅读,最后打卡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听到的故事。第一天探索着如此的打卡方式,就是希望能让阅读慢慢强化起来!
午休后给孩子们继续讲猪小妹的漂流日记。周末的时候,猪小妹跟着芒果回了家,一看日记才知道这个周末真是充实。弹钢琴、踢足球、画画、游乐场……而且,这次猪小妹第一次出了远门旅了个游——游乐场。看到孩子们和猪小妹相处得如此融洽,我心里也特别开心。对啦,今天我们的漂流日记被一个老师狠狠表扬了,这得益于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呀~
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绘本图片《小嘀咕找朋友》,这是一只渴望朋友的小松鼠。本来,小嘀咕在心底已经有了100%的朋友标准,正在他做好准备要出发之际,忽然听到了一阵狗吠,装“死”后发现这条狗原来只想跟自己玩儿,玩儿着玩儿着他就忘却了时间和烦恼……于是,他认为能找到83%的朋友也很不错!
课堂上,孩子们一起讨论自己好朋友的标准(这一看都是喜欢我们定义的“好学生”),这就相当于绘本里面的“金鱼”。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百分之百,又怎么去要求其他人呢?百分之百的朋友固然很棒,但是这找起来太难了,百分之八十三的朋友就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学会去包容,去体谅,接纳他人的不足,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本周活动很热闹,周四睡衣节,周五交朋友,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