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虽然不是教育家,但也算是教育人。
谈及教育,有太多话题。每当谈及教育别人家的孩子时,总有太多的方法,也总能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然而,每每到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却又时常黔驴技穷无计可施。当老师的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这,或许也是一种悲哀吧!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会因性别、年段、个性的不同,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教育的。或批评责备,或表扬鼓励,或谈心交流,亦或家校沟通……总有办法能解决。但,对于升入初中的中学生的教育而言就没那么轻而易举了。
孩子进入中学,换了环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此时的他们也正是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逐渐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也慢慢变得独立自主。一部分孩子在此时开始出现叛逆的苗头,更而有甚者,已经进入叛逆状态。令家长们头疼的便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有了独立的意识,所以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接物待人。他们不再乖乖听命于大人,也不喜欢受到大人的监管。他们可能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还不愿与大人分享;他们还可能会出现撒谎、顶嘴、反抗等行为;叛逆严重的,也许会离家出走、自残、轻生……
叛逆期的孩子着实不好教育!想说服她吧,她的嘴可能比你辩得还快; 想打她吧,又怕打了埋下怨恨,有时候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当你一次又一次跟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沟通后却发现同样的错误还犯或是你之前的教育只感动了自己而对她压根儿就没起一点儿作用时,你还能淡定吗?不,你不能!有时候,当你放低了姿态,改变了策略,而她依然不买你的账时,你还会被气得抓狂……
教育叛逆期的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作为家长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更多更好的方法。与孩子的多次摩擦之后,我也开始了探索创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学习,从中也获得了一些方法和启示:
在亲子关系的建立中,有“三条高压线”和“两个陷阱”是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三条高压线”分别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地批评和强迫,它们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破坏亲子关系。“两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和“输不起的心态”。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人,具体说起来,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六种人格: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
“八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面亲子关系:爱、表扬、鼓励、确认、理解、陪伴、制定规则和批评。
每个父母都会说自己的是爱孩子的,但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你们的爱呢?“做好听、说、看、做这四个方面,运用好‘爱’这个工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李仁海说,“要像听领导说话一样听孩子说话;有话要直接和孩子说,永远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不要人前教子;要充满爱意地看孩子,不盯着孩子的成绩单;为孩子所做的事情要适度恰当,不要过多和过少。”
父母要多和孩子轻松地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做某件事情的原因,真正地去理解孩子。
相信做到以上所言,能真正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处理好亲子关系,相信叛逆期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定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