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柳林县于家沟村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距吕梁市区直线距离也仅10多公里,全村500多口人,皆为于姓一族。于家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深处大山腹地民风淳朴、民俗独特,还有不同于周边黄土地形地貌的奇特石崖石沟景观,整体环境幽美、景色宜人,是一块神秘宜居、绿色生态、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之地。
目录
历史人文篇
明清遗存
祭鱼拜龙
文昌秧歌
自然生态篇
奇特风貌
成龙古道
森林公园
远景规划篇
脱贫成效
旅游规划
远景展望
结束语
历史人文篇
明清遗存
于家沟村大约形成于元代,现今村内保留的大部分古建为明清遗迹。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于氏远祖迁居至石州(今吕梁市离市区、方山县、柳林县)白霜里(今柳林县上、下白霜村及周边)的一个小山沟,在此繁衍兴盛后定名为于家沟。明代时,于家沟于氏家族先后走出了以于渊、于坦父子为代表的一批能官廉吏。后来约明嘉靖至隆庆年间(1522——1567年)其后人于素(即被后世清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之高祖父)一脉,又迁居至石州北乡距城60里的来堡村(今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直至今时,吕梁市区及周边于氏后人一直视于家沟为其家族有据可考的祖籍地.
祭鱼拜龙
于氏自元朝大德年间迁徙于家沟,初始几代,隐处不仕。远祖于仕贤利用村内大自然鬼斧神功形成的“神龙头石”与“鱼跃水面”圣境,根据鲤鱼跃龙门之神化传说,每年正月带家人祭拜神潭,以期后世举业成功,人丁兴旺,并以渊潭为背景,为儿子取名于渊。于渊(1393——1463年)初为州痒生,入仕后任河南永宁县丞、县令和卢氏县令,声绩甚著。其六十告老还乡,育有四子二女,十一孙男、八孙女,尤其四子于坦系明景泰甲戌科(公元1454年)进士、弘治朝累官至大中丞。
到了清代,于家沟于氏分支又相继出了官至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谥“清端”、加赠“太子太保”衔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1617——1684年)和其孙江宁巡抚于准(1664——1731年),从此于家沟祭鱼拜龙传统活动愈发热烈。
祭拜时由村中长者带领全村老百姓擎旗仪仗、头顶十宝(香、表、花、灯、茶、果、饼、布、珠、银),举鱼舞龙、敲锣打鼓,携“太子太保”灯笼,扭传统文昌秧歌,场面隆重壮观,并一直延续至今。
文昌秧歌
文昌秧歌是于家沟留存下来的又一独特传统民俗。它有别于周边地区划旱船、跑旱船等“武场秧歌”,脱离了旱船的形式,用“太子太保”灯笼(因于成龙被康熙帝赠“太子太保”衔而来)代替船桨、羽扇等道具。表演时在传统乐器的伴奏下,舞者挪走结合、动作轻盈舒缓,其中女性提灯扭腰、不紧不慢、落落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整个过程比起吕梁山上的其他秧歌形式来,多了几分“安宁”,平添了许多遐想。
自然生态篇
奇特风貌
于家沟村是典型的“两沟夹一山”,整个村子沿古河道分布,呈阶梯状自上而下主要散落于河道阳面的山坡上。亿万年来在水流的下切作用下,沟内形成了奇异的河道峡谷及奇特的山石地形,如:神鱼石、神龙石、摩天印等,被当地村民世代奉为神灵,或曰好风水。
成龙古道
从于成龙祖籍地于家沟到其曾经的读书地离石区安国寺直线距离仅几公里,两地历来有古道相通。据安国寺和沿途小庙历代碑碣记载,几百年来于家沟于氏族人一直都是此间寺庙的主要功德主。即使于素一支远迁来堡后,其族人仍不时跋山涉水、不远百里带着先辈的厚望和寄托来安国寺礼佛,并经此回于家沟祭祖。于成龙在安国寺读书期间(约1651——1659年)亦曾数次经此古道回乡祭祖拜亲。
近代以来此古道虽少有人涉足,但其沿途保留的原始自然风貌、秀美的森林资源、奇特的山石地型和扑朔的人文遗迹极具文旅开发价值。特别是对户外爱好者,既有历史古迹、宝藏传说、于氏印迹,又有奇峰怪石、沟渠峡谷、山泉小溪,更有天然栈道、森林穿插、悬崖涉险等各种不同的经典户外体验。
安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寺内现存碑碣记载,自明代大中丞于坦从天顺年间起于家人就在该寺做功德,后于成龙祖辈、父辈亦多有捐助。清初于成龙曾在此寒窗苦读六载,其后子孙也多为此捐资助建,寺内现存大部分建筑都与于家有关,从某种意义上安国寺几乎成了于氏望族的家庙。直到近代该寺一直视于家沟人为上宾,可见于家沟与安国寺渊缘颇深。
森林公园
紧挨于家沟村东就是柳林县与离石区接壤的梁家山国营林场天然林保护区,该区域地处扳倒山和仙童山(应雨神山)的中间地带,北依王老婆山、南傍三川河、东接离石安国寺、西邻于家沟核桃园区,海拔高度1000至1500米之间(为柳林县的制高点之一),整个“成龙古道”穿境而过。这里群峰相拥、众壑交汇,草木繁茂、连绵起伏。每到深秋时节,层林尽染、色彩斑斓,风光无限、美不胜收。
远景规划篇
脱贫成效
于家沟是一个纯农业村,村民主要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于家沟人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廉吏祖籍地,灵秀于家沟”这个发展目标,依托国家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机遇,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新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好评。
旅游规划
在发展好既有产业的基础上,于家沟将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历史、自然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依借“廉吏祖籍地”这张名片,发展廉吏家风寻根溯源游(修复于氏祖居、于氏宗祠、成龙书院,新建于家祖训堂、廉政文化园、廉政教育培训基地等);依靠传统古村落,发展晋西黄土高原民俗游(农耕文化体验、传统民俗展演、实景剧演出等);依托灵秀的自然山水森林资源,发展绿色生态游(从于家沟到安国寺“成龙古道”徒步游或乘观光车游览等)。目前于家沟连接安国寺的旅游公路和徒步路均在规划设计中,于家沟整村详细性综合规划也在积极推进中。
远景展望
将来于家沟(于成龙祖籍地)与离石区安国寺(于成龙读书地)相结合,利用柳林梁家山林场和王老婆山生态区的森林资源优势,在该片区域建设以于成龙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森林地质公园,使之与方山县(于成龙出生地)相关纪念地一脉相承共同来唱响吕梁廉吏故里廉政文化品牌。并使该区域最终不仅成为柳林城区及吕梁市区的“后花园”,更形成能与碛口风景区、北武当山风景区相呼应、相媲美的吕梁山旅游的一个全新版块,从而为助力山西沿黄旅游发展锦上添花。
结束语
两年前于家沟还是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普通小山村,今天她已然发生了华丽蜕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其中缘由除了有一个好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及领头雁外,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许许多多在背后默默关注、无私付出的贤达人士,在这里一并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大家两年来为这个小山村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与奉献!
今天的这本画册,既是对于家沟过往的萃取和提炼,也饱含对美好明天的期待和向往,更是对其下一步发展的一种激励和鞭策。当然脚下的路还很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很多,不敢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满足,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信一如既往的坚持终能迎得理想满意的回报。
同时,更希望社会各界能持续关注、关心、支持于家沟各项事业的发展。大家共同携手,挖掘古村文明、追溯古村历史、整合乡村资源、重现乡村记忆、再造乡土风情……,让这个沉睡的古村落苏醒,让这片沉寂的土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