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但是总是有很多疾病主动找上门,来危害我们的身体。小儿荨麻疹就是其中之一。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也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近些年的发病率非常高。小儿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等的红斑及局部皮肤水肿,大多有瘙痒,急性荨麻疹多预后良好。慢性荨麻疹是指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时间大于等于6个星期。少数慢性荨麻疹表现为间歇性发作。但是很多家长以为小儿荨麻疹没那么可怕,只不过就是每天皮肤有些瘙痒,好像也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即使在知道自己或者孩子有了荨麻疹的情况下,也不引起重视,不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但是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小儿荨麻疹如果不去合理控制它,任其发展,那么是很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当牵连至消化道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可以引起水肿、胸闷、闭气、窒息、支气管气喘等症状,尤其是儿童和学生患者,容易造成困倦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等,导致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改掉哪些习惯,小儿荨麻疹更容易停下来。
1、改掉抓挠的习惯
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皮肤痒了就会产生搔抓的欲望,痒的很难受的时候,一点儿不搔抓是不现实的,但是过度搔抓会加重皮肤病。在治疗的同时,要尽可能避免搔抓,瘙痒剧烈时可及时服药或涂药止痒。
2、改掉滥用药物的习惯
因滥用药物而导致皮肤病加重等现象比比皆是。例如荨麻疹期间长期外用激素,引发顽固难治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滥用软膏类制剂,导致皮疹扩散,渗出加重。传统的小儿荨麻疹用药多为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不但会致儿童困乏疲倦,对肝肾还有损害,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等问题。另外这些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一停药就复发,症状甚至更重,所以西药激素类和抗组胺类的药物一定要慎用或者不用。
据辽宁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王芳介绍,近年来,随着国际微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专家们逐步发现:唾液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及多种益生元成分都具有显著的抗过敏功能。因此,医学界认为可通过补充抗过敏益生菌来降低体内IgE的血清值,欣\敏康益生菌采用了具有增强抗过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益生菌菌株,其通过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从而改善Th2型免疫反应过度。足量补充可以减少儿童治疗小儿荨麻疹的用药,减轻过敏儿童的用药治疗周期,有效改善过敏症状。如果小儿荨麻疹患者能够综合完善的进行抗过敏治疗并坚持补充抗过敏益生菌,使过敏体质得到彻底改善,那么就可以让小儿荨麻疹的儿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
3、改掉热水烫洗的习惯
许多家长为图一时之快用热水烫洗皮疹,虽然这样能解一时之痒,但过后会加剧瘙痒,尤其是急性荨麻疹等,热水烫洗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过敏物质大量释放,导致渗出和糜烂加重,使病情恶化。所以,即使是中药熏洗和目前流行的桑拿浴,对于急性湿疹和急性皮炎患者也是不适宜的。
4、改掉饮食不节的习惯
一些人可因食海鲜、狗肉、牛羊肉、鱼、虾、蟹、及各种刺激性食品,如吃辣椒、花椒、大蒜、肉桂、韭菜等,而诱发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或使其加重。因此,对过敏体质者来说,应避免辛辣刺激之品,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吃些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因此,饮食习惯是小儿荨麻疹的罪魁祸首之一,生活中因做出适当调整。吃饭8分饱,以素为主,以荤为辅,合理安排膳食结构,这样就能缓解小儿荨麻疹。
5、改掉生活不规律的习惯
小儿荨麻疹经常反复,除了饮食习惯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活不规律。许多孩子不能做到好好休息,自然会导致身体方面会出现问题。比如,成年人如果常年都承受着重压,并且生活也不规律的话,那么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内分泌系统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紊乱的情况,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自然也是容易导致荨麻疹产生的。
以上5点都是会加重小儿荨麻疹的坏习惯,所以小儿荨麻疹患者要改掉它,避免加重病情。最后再强调4点:
1、对于小儿荨麻疹的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比较敏感,所以对于一些刺激性物质要尽量的选择避免。尤其是一些花粉,螨虫等过于刺激的物质,因为长期接触这种过于刺激的物质,就容易导致小儿荨麻疹发作。如果经常出现在过于刺激的环境中,应该适当的给自己戴上口罩,这样能够有效的远离过敏原,从而预防小儿荨麻疹的发生!
2、把宝宝的指甲剪短,防止宝宝抓破皮肤引起感染;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不要让他总注意皮肤瘙痒。
3、要为患儿创造一个舒适的良好修养环境,睡房要处在于比较安静,空气比较湿润流通,避免长期吹空调,避免太阳光的暴晒,要注意给患儿添减衣物。
4、最好是食用容易消化并且营养含量高的食物,可以选择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多喝水或者有营养的骨头汤,这样可以有利于将身体病毒的排出,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从而帮助皮疹的消退,待到恢复期,就可以适量的增加食物的营养和高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