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对王阳明这个名字只有模糊的印象,只知道他是历史上一个名人,和曾国藩一样受人追捧,但毁誉参半。这次误打误撞看了这本王阳明的一切心法,虽然还只刚刚看了一小部分,却能感觉到,一般能被正反两派推来搡去的人物或事件,背后都有他们曲折的故事或者心路历程,然而背景再曲折再耐人寻味,也只是一个客观事实,真正左右的人们是他们自身的立场和价值观。
1.幸福的人生需要坚定不移的笃信,很多阳明心学的信奉者所寻求的也正是这样的心理感受。从这层意义上说,阳明心学与其说是学术,不如说是宗教,他所施加给信徒们的,与其说是学术的力量,不如说是宗教的力量。
我是无神论主义者,对于宗教的理解并不深刻,但是每每会很钦佩那些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他们虔诚而坚持,对信仰充满信心。其实我想这无关乎到底这个信仰是什么,也许只是当一个人惶恐无助的时候,在众多的神祗中,恰好有那么一位受到了他的青睐,给予了他力量,于是,这个人便把所有的精神力量,都放在这位神祗身上,从而成就了这份信仰,其实,到底是信这位神祗,还是信他自己的精神力量呢?
2.人天生就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和秩序的追求,换言之,倘若一件事是没有意义的,或者是缺乏秩序的,我们那脆弱的心灵便会生出许多不安和焦灼。这当然是一种很不舒适的状态,于是为了能使自己能够安心,我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事物意义化和秩序化,而在意义化和秩序化的过程之中,再荒谬的做法也聊胜于无。
虽然千万年来,人类经过进化终于爬上了动物界的顶端,可是人的内心世界依旧是脆弱的,所以我们建立了大量的秩序,也给世间每一件事情赋予意义,我们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将现实世界整理成我们最乐于接受的模样,然后欺骗自己说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3.如果我们暂时抛开道德的考量,就会发现,即便我们真的厌憎丛林法则,即使真的应该将社会达尔文主义彻底扫出人类世界,但凶狠,狡诈,虚伪,无情等等尽数归入魔鬼一党的素质,在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史上,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始终保持着最高程度的关联。
其实这很具有讽刺意义,现代人一方面在寻求效率节奏,以期最快速度地通向成功彼岸,另一方面,却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秉承公平,兼顾道义,这儒法之争绵延了两千余年,到底是要信奉儒家的原则导向,以仁义为第一宗旨,还是赞同法家这边的目标导向,以实现目标为最最重要,就看人们心中各自的取舍了……
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现问》
古人为学,是自己去体认天道,如果生逢其时,副产品就是事业有成;而今人为学,是为了被人所知,或者说为了赢得世人的认同,其结果反而是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