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我之前读了那么多书,好像没什么用?为什么呢?看看那些牛人们,都特别爱读书,而且受益匪浅,为什么我好像没有收获?
回想这几年,微信读书买了会员,纸质书也买了不少,好像读了,又好像没读,有的甚至于后来见到,连自己都惊讶我还读过这本书,这是为什么呢?
直到最近看到作家蔡磊垒的一篇文章,我才了解了一点。
文章说你读书就觉得自己成长了吗?这个判断标准是什么?你觉得自己进步了,那你是怎么验证的呢?仔细想来,我的阅读,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我总是读过、学过、考完试,就行了、就结束了。这就是我读了很多书,依然没有进步的原因。
那怎么通过读书进步呢?回到蔡雷垒的文章,作者说,我们读书是为了进步,那怎么验证是否进步了呢,最好的就是通过践行去验证你的学习效果。那什么效果对人生的提升最为明显呢,就是赚钱。你通过你的学习,去验证是否能提供有价值的材料,能否赚到钱,,如果能,就说明你进步了。这个有价值的材料和赚到钱,就是你的实践。
这个说法和华与华董事长华杉的说法不谋而合。华杉也说,学习要形成“成果物”,比如你读了书,那你写出了有价值的文章,这个文章就是成果物。同样上面蔡雷垒说的赚到钱就是成果物。成果物是你通过学习来实践的产物。
回到文章开头,我为什么觉得读了这么多书,没有进步?那是我只有读这个动作,没有仔细思考推敲,没有去消化、实践书中的知识,就像好多人迷恋网络课程,报了一堆课,加了好些群,屯了不少书,就以为读到了、学到了,成长了。
其实这是一种焦虑的体现,正因为我们报了课没有仔细学、屯了书没有认真读,学到了没有去实践,所以更加焦虑,接着又不断追求“新知”,如此反复,恶性循环。
接下来,我为自己制定了行动清单:
1、读完一本书,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
2、书中的观点、做法去实践,去做成一些事情,让自己真正的得到成长。
我知道,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去坚持,去实践,去形成成果物,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