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群里跟几个老同学聊天,学生时代就以“怎么吃都不胖”招我们这些易胖体质姑娘们“恨”的某女同学,冷不丁甩出一张近照。
今年刚好30岁的她,身材依旧有料,前凸后翘,该有肉的地方都有肉,不该有肉的地方丝毫没有赘肉。
要知道,她今年年初刚刚生完二宝哎......人比人果然能气死人,要知道,我生完孩子快两年了,肚子上的游泳圈还是对我不离不弃,一副认定我、要陪伴我一辈子的赶脚。
一直以来,我都认定,一定是我爹妈遗传的易胖体质,可能只有管住嘴迈开腿,挥洒汗水,才能把这些对我痴心一片的肉肉们驱逐出境。
结果呢?小腿跑粗了一圈,可是体重丝毫没变......苍天啊,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算了,反正也瘦不了,就不遭那个罪了,该吃吃,该胖胖,爱谁谁吧,我就在放飞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了。(啊啊啊,你快肥来)
就在我决定彻底放飞自我的时候,看了一本关于微生物的书(说真的,我刚开始看的时候,翻了几页就放弃了,我这样的生物学渣真的好害怕看得微生物啊什么的名词,初步推测自己看不懂)。
好在想想又硬着头皮看了几页,要不然就要错过这么精彩的减肥秘籍啦!不不不,不止减肥,还能帮你搞明白快乐和健康!
隆重介绍下,这本书就是《我们只有10%是人类》,本书作者阿兰娜。科伦,是一位经常旅行的动物学家,也是研究蝙蝠回声定位的专家,后意外成为热带疾病的收集者。更因为她对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共生关系的兴趣,尤其是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发现了人体跟微生物之前的微妙关系,从而发现了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方式。
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你的全身上下,只有10%是人类。你的身体不仅由血肉、肌肉、骨头、大脑和皮肤组成,还有细菌和真菌。事实上,体内的微生物才是人体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布满你的皮肤,你指尖上的微生物数量甚至比英国人口还要多。”
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有90%是各种微生物,好的坏的,都包含其中,我们的身体,也并不完全是我们的,而是跟这些微生物共同拥有。
回到上面关于胖瘦的问题,本书通过对园林莺的观察分析,明确指出,要维持稳定的体重,并不能只靠卡路里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遗传学并不能用来解释肥胖。
戈登实验室的一位成员、微生物学家露丝。利,通过实验比对普通小鼠和体质肥胖的小鼠,发现哪怕是摄取等量(卡路里一样)的食物,肥胖的小鼠因为体内缺乏瘦蛋白(一种能够抑制人类和小鼠食欲的激素),没有瘦蛋白通知大脑已经吃饱了,肥胖的小树就会一直处在饥饿状态,想要一直进食。不仅如此,戈登实验室另一位成员彼得。特恩博也做了相应的其他实验,他计算出,肥胖的小鼠从同样热量的食物中获得的能量比体型正常的小鼠多2%,也就是说,每进一次同等分量的食物就多吸收2卡路里热量,长此以往,就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换到人类身上,道理也是一样,这就是为何有人怎么吃都不怕,有人却连喝口水都发胖。这全都是因为肠道中的微生物细菌从食物中额外吸收了2%的卡路里。虽然差距很小,但是累计起来却不容小觑。
改变肠道内微生物组成,让身体产生并接收“瘦蛋白”的饱腹信号,才是减肥的关键。
不仅如此,微生物对人的健康,还有快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大脑也会感觉到肠道微生物的控制。
包括刚出生的婴儿,也会通过母体的关系,获取她身体所需的微生物,这是婴儿适应外界的第一步。有了这份礼物,可以给婴儿一个好的开始。
如果你也想了解、认识主宰你健康和快乐的90%微生物,可以看看这本有趣的书哦,它的名字叫《我们只有10%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