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孩子一起看奥运会,羽毛球男单,我国选手谌龙对决法国选手李Yijia,第一局谌龙打的并不顺利,特别是后期连续失利,孩子急的都要哭了,一个劲地问我怎么办,我说“这个是三局两胜晋级赛,现在才是第一局,即便这局我们最后真输了,只要后来两局我们能赢,中国队照样晋级。更何况现在第一局还没结束,我们还有机会,如果你是谌龙,你此刻要怎么办?”
孩子“不想那么多了,尽最大努力打好每一个球。”
我说我有不同想法,你想不想听,孩子表示同意。
我说“打好自己的球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对手,知道对手的优势是什么,知道如何用自己的优势去压制住对方。这个时候也特别考虑谌龙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他不把现在的暂时落后当成压力,积极应对,他仍然有很大概率能赢。”
果然在接下来的第二局,特别是第三局,谌龙开始打经验球,场上的节奏也从之前的又快又准(法国队的优势)变成了慢而稳(我们的优势),最后法国选手心理完全崩盘,谌龙一路遥遥领先,打出了这三局中最好的成绩。
关上电视,孩子一边为中国队的胜利欢呼,一边说我刚才说的太对了,我笑着对孩子说“其实每一项比赛都是这样,比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球员的现场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球场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也许一开始我们不如别人,但我们一直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抓住每一个转折点,最终我们一定会达到我们想象不到的高度。”
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会缺少一些教育契机,但奥运会上到处都是这样的机会,多带孩子看看奥运会,让他们明白每一份拼搏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