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亮又要圆了。于旁人而言,这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于我,每逢此刻,心里总会空出一块 —— 我的奶奶,已经离开我快三年了。

奶奶的一生,是在风雨里撑起一片天的一生。16 岁嫁给爷爷,此后的岁月里,她经历过抗日战争的炮火,挨过饥荒年代的饥寒,却始终把 “艰苦朴素”“乐于助人” 刻在骨子里。家里有 8 个子女要养,她宁愿自己啃窝头、穿补丁衣服,也要把仅有的粮食分给更困难的邻居;哪怕日子再紧巴,她也坚持让每个孩子上学读书,一个都没落下。等子女们成家立业,她又接着帮每个小家带孩子,把孙辈们一个个哄大。后来爷爷走了,我们都怕她撑不住,可她还是乐观的生活着,给孩子们 尽孝的机会。
爸爸是奶奶最小的儿子,哪怕下面还有两个姑姑,奶奶也总对这个小儿子格外疼惜。我小时候,每个周末爸爸都会买着好吃的去奶奶家。那时候的奶奶家,一到周末就热闹得像过年:大人围坐一桌聊天吃饭,我们几个小孩在院子里追跑打闹,奶奶就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手里准备着菜,笑着看我们闹。

初中时,冬天冷,爸爸总把奶奶接来家里洗澡。每次洗完澡,爸爸都会坐在沙发上,给奶奶剪指甲,给奶奶削苹果,递到奶奶嘴边。我看着爸爸熟练的动作,觉得 “会削苹果” 是件特别厉害的事,就偷偷在房间里练 —— 拿着苹果和小刀,小心翼翼地转着圈,终于能把苹果皮完整地连起来。那天我举着削好的苹果跑到奶奶面前,奶奶接过苹果,咬了一口,笑着摸我的头:“我的乖孙女。”
奶奶还爱唠叨。初中有段时间,我中午在奶奶家吃饭,姑姑们轮流来做饭,奶奶就趴在厨房和餐厅之间的窗户边 “监工”:“盐放少了,淡了不好吃”“油多了,吃着腻”“菜炒老了,孩子咬不动”…… 一开始姑姑们还应着,后来干脆笑着不理她,我就拉着奶奶的手往客厅走:“奶奶,咱们不管她们,看电视好不好?” 奶奶总会叹口气,小声嘀咕一句 “她真是小可爱nen nai nai 个 B )”,可眼里满是笑意。我故意逗她:“奶奶,你这不是骂自己嘛?” 她就拍我一下,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其实奶奶是个特别幽默的人,总能说出些让人捧腹的话。她爱看电视,有一次中央六台在播国外的音乐盛典,屏幕上的女歌手戴着浓密的假睫毛,奶奶坐在沙发上,突然说:“这姑娘眼睛给插了扫把头子似的,忽闪忽闪的。” 我当时一口水差点喷出来,笑了好半天,奶奶还一脸认真地说:“我说的是真的,你看那睫毛多密。”
高中时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爱流鼻血,还止不住。有次周末在奶奶家玩,鼻血又突然流了下来,我仰着头用纸巾堵,奶奶急得在旁边转来转去,又是拿凉水拍我的额头,又是找棉花给我塞鼻子。第二天我弟(和我同校)见到我就问:“姐,你昨天流鼻血咋流那么多?我姥娘说她活了 70 多年,从没见过淌鼻血淌一碗的。” 我听完又好气又好笑 —— 奶奶居然用 “碗” 来计量鼻血,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后来参加工作了,总会带些新奇的东西给爷爷奶奶:电动洗脚盆、营养品,偶尔还会买 KFC 的汉堡。奶奶一开始总说 “别乱花钱,我用不上”,可在我的劝说下,还是会试着用:洗脚盆爷爷每天晚上都会用;营养品吃完了,爷爷会跟姑姑说 “这东西好,吃了浑身有劲”。其实我知道,他们不是在意东西好不好,而是在意我心里有他们。

后来爷爷生病住院了。那段时间我下班总往医院跑,可偏偏有天晚上,我跟良才去看了电影,想着第二天再去看爷爷。结果第二天下午,我正在上班,爸爸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哽咽:“你爷爷…… 走了。” 我拿着电话,脑子一片空白,最遗憾的是,没能见到爷爷最后一面。还好,良才陪着我,送了爷爷最后一程。
爷爷走后,奶奶就一个人住了。8 个子女商量好,每人一周轮流去照顾她。后来我的公婆第一次上门拜访奶奶,奶奶拉着我婆婆的手,直截了当:“我这个孙女儿,啥家务都不会做,你们多担待点。” 我当时心里还嘀咕:“奶奶,我哪有那么笨?” 可转念一想,我确实没怎么干过家务。没等我开口,婆婆就笑着说:“婶子,现在的小孩哪用干这些?您放心,我们俩年轻,她到家里啥都不用干。” 那时候我还不懂,奶奶不是在 “告状”,而是在替我 “撒娇”—— 在她眼里,我永远是那个需要被照顾的小姑娘,哪怕我已经长大了。
奶奶 90 多岁以后,越来越像个孩子:看着子女吃东西不给她会生气,会护着好吃的不让别人拿,可只要我带着孩子去看她,她就会让我吃这个吃那个。偶尔去吃饭,如果没菜了,她就跟我说冰箱有这个有哪个让我自己做,简单的弄一个西红柿鸡蛋汤,她就说:“俺孙女子就是好养,什么都吃。”有次我和先生去看她,家里没别人,她突然问我们:“你们俩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得攒钱啊。” 我笑着说:“我们还在攒呢,没多少。” 奶奶轻飘飘地来了一句:“连 100 万都没有?” 我故意逗她:“没有啊,奶奶你给我?” 她立马说:“我给你,我抽屉里有钱。” 还有一次,我帮奶奶收拾衣柜,翻到一个布口袋,里面装着大把的现金,我惊讶地说:“奶奶,你怎么把钱放这里?不怕丢吗?” 她拉着我的手说:“你要吗?你要就给你。” 我摇摇头:“我不要,你留着,过年给重孙子发压岁钱。” 奶奶一辈子节俭,可对家人,从来都不吝啬。
奶奶最后的日子里,胃口还很好,可很多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就会拉肚子,牙也咬不动硬东西。爸爸每天都会给她榨水果汁,良才专门学着做没有骨头的鱼片,一点一点喂给她吃。奶奶虽然虚弱,可每次看到我们,都会努力挤出笑容,使劲的再吃一些。

她还是个特别坚强的人。最后的日子里,她两次进重症监护室,都挺了过来。我还记得第一次在 ICU里,她戴着氧气管,头发凌乱,视频的时候,眼神都迷离了。我看着她苍白的脸,心里疼得厉害。后来她在家休养,偶尔会骂:“这些表孙子医生,怎么就治不好我的症?” 可骂完之后,还是会按时吃药,乖乖吃饭 。
再后来,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喊疼,让我给她揉肚子,有时候还会小声问我:“我怎么还不死啊?赶快死了算了。” 我每次都握着她的手,强忍着眼泪说:“奶奶,你别胡说,你还要看着重孙子长大呢。还没到时候,你还得活。” 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会去看她,陪她聊聊天。有一次她突然指了指我身后得沙发说:“你爷爷做那的?” 我愣了一下,说:“我爷爷做在干什么的,你给他拉拉呱。” 其实我一点都不害怕 —— 就像后来女儿说怕鬼时,我告诉她的那样:“你害怕的鬼,可能是别人想念的家人。” 如果爷爷真的来了,一定是来接奶奶的,接她去一个没有病痛的地方。
有次我看完奶奶准备回家,大爷说:“你别来了哈,你走了,你奶奶她晚上总找你,嘴里念叨着‘我的孙女儿呢’,白天晚上的找。” 我鼻子一酸,我也不知道还能为奶奶做些什么。
再后来,奶奶平静地走了。那天我赶到奶奶家,看到她躺在那里,脸上盖着一块布,我想上前看看她,又怕不合规矩,只能在一旁一直注视着她。家里人给了悼词让我改,我看到上面写着 “王高氏”,一下子就哭了, 奶奶明明有自己的名字,一个女人的一生,怎么能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这件事情我都快忘记了,前几天和先生聊天的时候说起来,我那时候情绪很激动,我说为什么,是他帮我会议起来的) 改悼词的时候,奶奶生前的样子一幕幕在我眼前闪过:她给我讲小时候躲鬼子的经历,小小的她害怕极了;她跟我说嫁给爷爷时家里有多穷……
到了殡仪馆,直到看着奶奶的遗体被推进火化炉,我一下就崩溃了,那时候我才觉得奶奶是真的离开我了,我没有奶奶了。我靠在良才的肩膀上,哭得撕心裂肺,他的肩膀都被我的眼泪打湿了。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去给奶奶上坟 —— 好像不去,奶奶就还在。

奶奶走后,很多邻居和亲戚来家里慰问,家人才知道奶奶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有人说,以前家里穷得吃不上饭,找奶奶求助,奶奶家里也不宽裕,就偷偷从墙头递过去一袋子花生,让他拿去换钱;有位叔叔说,他小时候没钱上学,奶奶偷偷给了他几块钱,让他交学费,还叮嘱他 “要好好读书”。姑姑说,奶奶妈这一辈子,总是想着别人,从来不想自己。爸爸说:“你奶奶是个有大胸怀的人,我们都不如她。”
今年中秋,月亮还是会很圆,可家里再也没有奶奶的身影了。但我知道,奶奶一直都在 。
奶奶,我想你了。我会把你放在心里最重要的地方,我会做很多好事情,像你一样,做个善良、温暖的人,把你给我的爱,继续传递下去。

悼词是我为奶奶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缅怀悼念 *** 老人。
*** 老人生于年**月 ** 日,因病于*年月日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岁。
*** 老人的一生是历经坎坷、饱经风霜的一生,她经历过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在抗战时期的惊险逃生,在饥荒年代的奋力生存,历尽生活艰辛,始终能乐观面对。
她的一生是勤劳简朴,辛勤操劳的一生。自 17 岁嫁为人妇,便一心孝顺父母,照顾家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恩泽全家。
她的一生是善良正直、善待他人的一生。待人宽厚,和睦邻里,她极其富有爱心,尽自己所能给予身边人帮助。
她的一生是养育子孙、操劳辛苦的一生。她教育子女,倾注爱心,不求回报。养育有八个儿女,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时期,都省吃俭用,无论男女,都坚持供他们上学。
如今她老人家已经五世同堂,实属不易,我们深感自豪和欣慰,我们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正是源于 *** 老人是一位和蔼、慈祥、善良的老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她的音容笑貌,她的闪光品质将永远珍藏在后辈的心中。
在此,我谨代表 *** 老人的家属,向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这里想分享给大家一篇家族能量链接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