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那个初秋,那日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五彩缤纷的气球带着孩子们稚嫩的梦想飞向那一尘不染的天空时,我的儿子变成了一个小学生。那时候徐老师是儿子的副班,这是一个彬彬有礼,温润如玉的老师,他总是眉眼带笑,柔声细语,跟我们家长沟通时,也永远像是娓娓道来,但或许是男老师的缘故,我们之间两年交情一直淡如水。2019年各种原因我儿子离开了索斯兰,来到了爱迪,巧的是,这年夏天徐老师也来爱迪任教。就这样,徐老师成了儿子六年来一直没有变过的唯一一个老师。因为是美术老师,不像学科老师那样有更多的碰撞和沟通的机会,所以关系仍然淡如水,却经年累积成了一汪潭水,是李白诗里那“深千尺”的潭水。儿子说,徐老师送他画的时候说:不要在黑夜里迷失自己,永远坚守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总是那个熠熠生辉的。儿子的兴奋无以言表,他不懂如何去表达对徐老师六年来关爱的感激,但是他懂的怎样去享受这份爱,这份爱让他一整个下午如同画中的小鹿一般,闪闪发光。
我的宝贝儿子一直是个内心温暖的男孩,我记得有一天吃早饭时他很兴奋的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我很幸福”我一脸疑惑他一大早何来如此感慨,他接着解释到“陈浩森在区运动会中跳高得了个银牌,那可是全区的精英都在竞争的荣誉,他呢,却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你说我是不是很幸福”他脸上洋溢着由衷的暖意,我也融化在了其中。我的儿子,他好会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他懂得怎么去爱,更懂的怎么去接受别人的爱。就像今天他捧着这幅画踏出校门的样子,难掩满脸的笑意,喋喋不休的跟我说“我都不让他们碰,他们要是给我碰坏了我要跟他们拼命的”。我懂他,懂这幅画对他的意义不仅仅是老师的鼓励,更是独一无二的一份馈赠,这种“独宠”让他神采飞扬。
前些日子,在我被“恶魔”附身的一个晚上,我当着孩子面跟我家先生吵了一架。过程肯定是惨烈无比,我也说了一些针针见血的话。这件事情让我忘记了之前说过的那些“不计较”,也打脸了自己的“优雅”“伪善”“大度”……我开始很沮丧地思考我的生活,甚至是我的婚姻。我不知道别人家中年夫妻是不是也如同我们一样,争吵后遗症如此安静,就像一场风雨过后本该出现的烈阳,被阴霾笼罩,一直笼罩,又有点像宇宙的深处,没有色彩没有光亮也没有声响。这些后遗症早就不是那三秒的绿灯该不该踩刹车的问题,而是更深层的---我是如何把自己的日子经营成了烂泥的那种悲哀。一个周之后儿子非常冷静的偷偷问我“你们有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各自找出各自的问题,改掉,然后握手言和真的那么难吗”。我的儿子肯定是很爱我,但是他对我的爱却没有蒙蔽双眼而把天平偏向我这边。很高兴他能冷静且公平的说出这样的话。我的婚姻经营成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儿子是个满身散发正能量的孩子,他的世界非黑即白没有灰色,他知道爱但是不拘泥其中忘记心中的是非。
儿子从几年前便有个了一个梦想,他说他长大了要学法律。因为他想用法律让这个世界更公平,虽然有点理想化了,但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他的性格也很适合。
我很幸运有这样的一个儿子,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儿子,一个满眼都是美好和幸福的儿子,他真的长成了我当初设想的那样:他高高的个子,斯文、白净的脸上永远嘴角上扬,他乐观豁达,他正直善良……
所以女人呀,这一辈子一定要生一个儿子,把他养成你梦想中男孩的模样。
说回这幅画,插句嘴吧。我不懂画,但是看到画时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那句话“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多么浪漫的一个意境。我骨子里应该是极浪漫的一个人,只是有时候琐碎的生活让我不得不让我深陷现实的泥潭无法自拔,所以我又觉得不惑之年的自己,早已与这种意境渐行渐远,早已不能再像儿子一样毫无顾忌地停在当下里,感受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究竟是我们太匆忙还是不会爱了呢。所以我其实是很羡慕儿子的,特别是羡慕他现在所拥有的这种鲜活,这种肆意。在我慢慢走向枯萎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想抓住身边的藤蔓,向它们诉说我的不舍,可是谁又能与你感同身受呢,这个世界的悲喜本不想通,怎么会有人完全理解你的苦然后因此懂得你的难呢?不会有的。但凡能有一点点惺惺相惜,让你在人海茫茫中相遇已是非常难得啊!没有感同身受。感同身受意味着他要穿你的鞋、走你的路、吃你的苦、熬你的夜、读你的书、受你的难呐!我们来自不同的天和地,我们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我们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你渴望完全的感同身受几乎是奢望。
无关于文章的一句后记:
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
更无关于以上的种种的盼望:
风吹深林雾,海映晴空蓝, 你唤我梦醒,便可见鹿见鲸,亦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