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号的中午,我终于把我的全部家当搬空。不知不觉我在这个有点老旧的宿舍住了五年多。在这几年里,主要是我和我孩子居住,我在镇上工作,孩子也在镇上读书,我跟单位争取了一个可以带家属居住的老旧宿舍,虽然其他人不喜欢那里,但我很满足。住宿舍让我节省了一笔房租开支,只需要交水电费即可。
2010年刚毕业那会,我在看《蜗居》,其实那时我也蜗居在广州的城中村。我特别能理解和共情电视中各种人物的无奈、崩溃、心酸、奔波。我其实又何尝不是剧中的路人甲路人乙,漂泊在繁华的都市,可是都市和我毫无关系。这里漂泊者成千上万,想要找到我的容身之处可真不容易。刚毕业时没工作没稳定住所,不是在找工作的路上就是在搬家找房子的途中。每次失业换工作换地方就得重新搬家,搬来搬去的除了体力上的辛苦还有对生活无法掌控的感觉。那时我是居无定所的外地打工人,现在我是居无定所的老家人。当年是2010年,我的第一、二份工作月薪两千左右,城中村房租固定五六百。生活费一千。其他花费五百。无论我怎么节省也根本不够花。
于是没多久办了信用卡,靠信用卡缓冲一下经济的压力。
虽然我的生活工作重心已经回归老家,但在这个老家我还是没有固定住所的流浪者……如今为了孩子们读书,咬咬牙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由于还没交楼就只好租房,租了一套三居室,刚好住得下家里常住的五个人。房租一千左右,生活费约四千,房贷四千多。其他花费一两千。每个月都超过一万多。而我收入不过是四千左右,每个月靠花呗续命。等到明年新房交楼还需要一笔装修费,家具费,而这笔钱还没有踪影。想想就压力山大,再算算总会忍不住想到底是不是冲动了?做错了?后悔了?但毫无意义,答案就在那里,问题也在那里。纠结也改变不了已经做出的决定。目前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我很喜欢租来的这个小套间,客厅方正光线充足。客厅还摆放着一套结实的红木沙发、茶几。还有冰箱洗衣机,但因为我自己也有就让房东阿姨搬走了。 三个房间有两个是光线良好的,一个房间有空调,一个房间摆着一张床,一个房间全黑就留着当杂物间了。从上周末到周五连续搬了一周左右才搞定。
搬完家忙完手头的事,我请了一周的假,来广州看妹妹。没想到她们家租的是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套间,我们一家三口来了以后就更拥挤了。套间三千左右,里面塞满了桌椅沙发床等各种家具用品。 原来我们努力了这么多年,现在依然居无定所。她家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我家在十八线小县城也买不起房。
在今年五月前后我们几个合计凑钱买了县城的四居室。东拼西凑凑足了首付,接下来就是还月供了。因为是刚需咬咬牙就买了。如果你不买房你的孩子就不能去那个稍微好点的学校读书。当然了,孩子们没有这些想法,他们更喜欢原来的学校,更舍不得离开原来的同学朋友。只是我希望为他们早做打算。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因为换学校就学有所成但是我尽我所能托举他们。给他们一个舒适的住所,好点的学校。也许在他们纯真的童年留下五彩斑斓的回忆,愿他们平安健康快乐地长大就足矣。
其实,最近这一段时间我挺焦虑的,感觉一夜回到解放前,口袋空空如也,脑袋昏昏沉沉。吃不好,睡不好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个多月。不停地刷关于买房卖房的视频,关注关于买房的政策,打听各个楼盘的房价……虽然我知道大可不必。既然下定决心了,买了那就好好还款吧。但我控制不住自己。大概是内心深处觉得我买房这个事离我很遥远。可如今我已经期待搬进新房的那天,在设想怎么布置室内……实在没钱装修就住毛坯房吧。嘿嘿。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总算恢复内心的平静。
搬完家的那天早上,天空湛蓝,一抬眼就看到一大片棉花糖似的云朵。我对自己说:嘿你还好吗?答曰:我很好
我最喜欢最向往落户的城市依然是广州。虽然我终究没能在那里安家,但回到老家也算是落叶归根了吧。我总觉得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想要稳稳的幸福,实实在在的生活。除了家人的支持还有我的规划和努力。尽管和身边同事朋友比起来,生活并不怎么样甚至可能是底层。可是为什么非要比较呢?生活是自己的,快乐也是自己的。哪怕我的人生是毛坯人生,并不妨碍我欣赏别人的精装人生呀。也许某一天我也会更精致呢?
如今在老家工作第七年了。通勤的路途远了点,从原来的几百米徒步即可到达。到如今的七公里,我骑电动车也只需要二十几分钟,感觉也不错。大不了我每天早点起床就是啦。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我相信我的人生路越走越顺,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