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窗边的小豆豆》
之所以把这部黑柳彻子的作品排在第一位,是因为这部作品能教给孩子的太多,甚至可以称得上一本教育书籍。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淘气”想必是家长们对孩子最头疼的地方,文中的小豆豆可谓将淘气演绎得淋漓尽致,从而导致了不合群,被原来的老师批评,又退学。小豆豆的叛逆和古怪,在常人眼中不可理喻,却在校长细心的谈话和温暖智慧的行动中一一化解。不用严厉的训斥,用真心的理解,校长取得了小豆豆的信任,并让她潜移默化地接受,遵守了生活中必要的规则;并同时培养了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这本书对于教育方法的启示与突破不言而喻,我觉得对孩子本身也是一种鼓励与温暖。对于每一个“淘气包”,“淘气”并不意味着“后进”和“失败”,“淘气”是每个童年的必经过程,适当的调整,便能够克服;还有,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和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都是必要的,勇于说出内心想法是成长关键一步。
Top2《绿山墙的安妮》
在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上,未娶未嫁的兄妹马修和玛丽拉随着年事渐渐转高,准备去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便于将来替他们打理农庄上的活计,可是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满头红发、满脸雀斑,又喋喋不休的女孩儿安妮。后来这对兄妹发现安妮生性倔强勤恳、活泼乐观、酷爱幻想、待人真诚;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频繁地闯一些无伤大雅的祸,让人不忍责难,反而忍俊不禁。最后,安妮赢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然而她知恩图报,当马修突然去世,绿山墙农庄面临困境时,她毅然放弃去远处女王学院上大学的机会,在附近当了教师,以便照顾年迈体弱的玛丽拉。
安妮不似任何意义上的传统女孩儿,她的与众不同恰是她的优势与魅力。
我觉得对于孩子,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不一样有时也是一种优点。在既定教育模式下,每个人都有被塑造成“一模一样”的危险,安妮的突破与她所收获的成果不正是一种启发?
我们不止可以做香味的梨,还可以做颜色鲜艳的苹果,多汁的橘子也不错~
Top3《麦田里的守望者》
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
这一本书的内容相对沉重又现实一些,对孩子的考验更大,也是“进阶版”读物。
每个人的童年都短暂而美好,然而好奇心重的小孩儿总想着闯闯外面的世界,却又被外面的世界种种乱象所打击,所伤害。
但当你意识到世界也有无情冷酷的一面时,你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
成长不是在安逸的温室里安心绽放,而是在荆棘中依旧顽强地生长。
Top4《追风筝的人》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阿米尔的故事。阿米尔生于1963喀布尔的一个富人社区中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亲“爸爸”一名法官的儿子,成功的地毯商人。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则出身哈扎拉人阿米尔和哈桑是好玩伴,哈桑是一个特别忠实,正直,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的人,两个人经常一起玩耍、游戏。两个孩子和人打架时总是哈桑出头。阿米尔展露出写作的才华,但爸爸并不看重。爸爸的朋友拉辛汗成了阿米尔的忘年知己。1973年穆罕默德发动政变,在阿富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相比人性与救赎,孩子首先会遇到诸多关于责任与友情的问题:我们该怎样为自己负责?我们该怎样与朋友相处?我们该在什么时候为朋友挺身而出?
有的时候不经意间的犹豫,丢失的是朋友永远的信任;有时候一念之间的自私,酿成无法挽回的过错。
孩子们将在书中领悟的是:持久的责任心与正义感是必要的;
有些事情可以补救,但更多时候,我们犯下的错是永远的缺失无法弥补。
Top5《老人与海》
作为一部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经典,有人会质疑小孩子是否能够读懂。
它讲述了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故事。
的确,小时候读的时候觉得枯燥晦涩,大多数是用复杂的名词,动词描绘渔夫挣扎艰辛却不屈不挠的捕鱼过程。初读时完全没有体会到其中深意,再读时涌起了对老人的同情与心疼,为什么那么拼,受了那么多伤,却没有成功把马林鱼的鱼肉带回去卖钱?第三遍读就已经被老人捕鱼过程中那种坚韧,那种敢于承受苦痛的勇气与信念所深深感动了。
童年对此书的理解恰如其分又不够完全,等我们长大了,自会从中领悟不同层次的内涵:是独自一人捕鱼的空虚寂寞,和坚定不移想捕到鱼的,一颗想被他人认可的心。
这本书对于孩子最大的鼓励就在于:只要有信念,勇于行动,就已经是一种成功。
书中的老人有着一位始终陪伴在自己身边,对自己充满敬爱与钦佩的小男孩。
老人带着一副空骨架回来时,男孩儿说:
“我还要跟您一起打渔。”
这便是对老人最大的肯定,也是对坚定信念的肯定。
即使生活像大海一样充满风浪,我有一颗无所畏惧的心。我想,这对于孩子的童年与一生都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