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格·瑞文斯的《行动学习的本质》提出一个学习等式,即学习=程序性知识+洞察性提问。程序性知识指的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而洞察性提问才是行动学习的根本所在。雷格指出,行动学习的本质是解决未有答案的实质性问题。所以在雷格的行动学习中,并没有过分强调行动,而是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异曲同工之效,认为应该先对问题有清醒的认知,即理论上的认知,之后再将理论认知及解决办法付诸实践和行动,从而解决那些没有答案的实质性问题。
行动学习提出了20个基本假设,基本可以提炼为5个部分的假设,即:
假设一:行动学习重在行动的假设。1、学习寓于工作之中,强调思考工作如何完成;4、没有行动就没有学习,必须付诸实际行动才能学习;7、建立行动的反馈系统;8、行动学习不是纸上谈兵;9、对经验的反思是最好的学习;16、行动效果衡量学习效果;
行动学习的第一假设就是行动是学习的核心,只有有了行动,在行动中不断获得经验、反馈,吸取问题和经验教训,从而衡量学习的效果,并以此促进学习。
假设二:洞察性提问是行动学习的核心。2、正规教育是不够的,仅仅学习程序性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3、难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洞察性提问;12、内容专家的介入须谨慎;13、行动学习重在培养提问洞察力;17、问题要鲜活。
洞察性提问是发现行动问题本质的重要方法,通过鲜活的问题和洞察性提问,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弄清楚问题的症结,从而制定解决方案。洞察问题的能力一是帮助创新,二是从根本上明确问题的本质,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假设三:学习需要意愿,且需要相互交流。5、学习是自愿的;6、紧迫难题和诱人机会激发学习;10、与同伴的交流促进学习;11、小组是重中之重;14、相互交流产生学习;15、不要过度依赖学习催化师。
学习需要发自内心,当然外界的刺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我们的学习意愿。强烈的内部驱动的学习力会促进学习达到最大化的效果。学习不可闭门造车,更需要团队间、小组间、同伴间对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吸取外界的认知和看法,了解他人的期待和依赖,才能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直达问题本源。
假设四:行动学习的效果假设。18、科学研究的方法让行动学习有章可循;19、行动学习带来影响的乘数效应;20、行动学习推动业务、组织和领导力发展。
行动学习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流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的各个环节里,都需要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同时,因为小组和同伴的参与,行动学习最终需要推动业务、组织和领导力的发展,让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认识到行动学习的重要性,自发自觉的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