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曰第二十: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神剧《大明1526》就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白。这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担当。权力就是责任,拥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起多大的责任。可叹今之权贵,功则归己,过则委人。)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周亲=至亲,这句还是讲厚于责己,薄于责人。)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五美)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释五美)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释四恶。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三知)
至此二十章的论语终于完结了,这部杂乱无章的微博体语录,却是中国两千年来的正统思想源泉。是以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儒家不是一门智圆行方的智慧,相反它更符合那种外圆内方的指导思想。能退让的地方,它弹性很大。比如,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但在原则问题上,它又表现得寸步不让。邦有道,直如矢;邦无道,直如矢。邦有道,不变色;邦无道,至死不变。所以,儒家讲究时穷节乃现,真到大环境礼崩乐坏的时候,一个人的节操和底线才会无可掩饰地暴露出来。邦有道直如矢,不难;邦无道,还要直如矢,那要付出的代价,恐怕难以想象。只有拥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才能坚持得下来。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儒家在很多地方,要求相当低,苦口婆心地耳提面命,却无非都是一些为长者折枝的小事。然而,就是从这种人人可以轻易做到的小善开始,它一步步引导你,走向至善。就算大多数人因为素质有限,走不到最后,但最起码的一点,把他们引导到善的道路上,可以避免更多人作恶。不为恶,算是儒家一条不可退让的底线。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原因,不为恶。回首四十年前,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焉能浼我哉的清雅恬静的到汉贼不两立的锋芒毕露,儒家思想就像一幅美妙绝伦的艺术画卷,可以着墨的地方,涂个五彩斑斓也没关系,但是该留白的地方,那一丝杂色也不许有。
关于《论语》的摘录,到这里就算告一段落了,感谢简书提供这么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也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和鼓励,太久不写东西了,落笔成文总感觉词不达意,难以直疏胸怀,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有你们一路陪伴到现在,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谢谢各位老铁,没有酒,感情都在字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