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点进来看的小伙伴们,这篇记录下我的第一篇文章,我是来自宝岛台湾的90后女孩,想给自己一个分享与记录的平台,希望透过分享,能带给你/妳一点点的改变的动力,也希望记录下我对阅读推广与传统文化的点滴,更希望更多小伙伴与我一起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句话从古至今、从小到大,不断地出现在你我的耳边。但在这读书的过程中,你真的有找到那间黄金屋、那位颜如玉吗?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如何找到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吧!
看书=阅读?
现在节奏紧促的生活中,想一想,你有多久好好的看完一本书?一定有许多小伙伴会回说我工作时间我的事情好多好多,根本没有时间可以来读书!也肯定有许多小伙伴会说,看到好多朋友圈都在晒读了多少书又多少书,我也跟着一起看了,也或许你是用听书的方式去进行。现在的科技带了许多便利,快速且方便的方式有很多种,看书也变得比较容易,但看完书后呢?你收获了什么?你当下的感受是什么?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麽改变呢?
相信有部份的小伙伴看完书的第一个反应是〝我终于又看完一本了!〞看书就如同打game一般,把看书当做打怪,一关一关突破,只求有求快有做到。也有部份的小伙伴看完后的反应是〝我觉得讲的真好!〞心中有莫名的澎湃,想要为自己做点改变,但一觉醒后一切就随风而去,而那本书就再也没有再翻过,硬深深的封印在书柜的某个角落。
有一个研究,让两批孩子分别看电视与绘本,一段时间后进行测试,发现这两批孩子居然结果差不多!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之后再进行另一场研究,一样是两批孩子,分别看电视与绘本,但看绘本这次多了老师引导思考,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测试,明显地看绘本的孩子充满了创造力与细致度。
这个研究提醒了我们,看书并不是代表你读了很多,当完全没有经过思考内化,所呈现的结果就如同看电视,是进行了一个无效的阅读。真正的阅读,是需要链接到你自己本身,当你与这本书产生共鸣时,你才有机会看到你自己,当你在书中找到自己时,你才是真正的阅读。
所以,阅读到底是什么呢?
阅读就是在书中看到自己,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深深地埋藏在心中,或许是小时候所留下的阴影;亦或是倔强地不肯显现软弱的一面。但这些却真真实实地出现在心中,每到夜深人静、独自一人的时候,小宇宙总是抹上一丝悲伤,回想着过去,但那个坎依旧在心中,迟迟无法消失。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有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人生,有的人却要用尽一生来治愈童年。
很多状态、想法早已在童年时就烙下痕迹,只是你选择忽视、逃避、不愿面对,导致在现在的生活中,同样的事情不断上演,总是遇到同样类型的人、一样模式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着你,每每无力的时候就不断问着自己真的有那么差劲吗?怎么一样的事情不断地轮回?却没有想过其实在遇到的事情之前,那些问题早在你选择逃避忽视面对的问题中呈现。只有你坦然地发现它、面对它,你才能够终止这无限回圈。但要如何发现看见呢?透过阅读,我们可以看到与我们共鸣的地方,恰巧这些共鸣背后蕴藏着细微的线索,只有沿着线索往下探究,你就能发现这原来你的人生考卷就在这里,才能够真正坦然的面对这场试验。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考试卷,只有通过这份试卷,你才能够看见更好的自己。
然而我们透过阅读,我们可以找到治愈自己的方法,进而一步步完成人生试卷的挑战。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选择绘本与大家分享,说到绘本想必大家肯定会觉得这是孩子在看的吧?!但我却要跟各位小伙伴说,绘本是一种0~99岁都适合阅读的书,它用简单单纯的文字搭配细腻精彩的图片所提炼出的文学作品,绘本的内容并不是文字+图片的效果,而是〝文字×图片〞的效果,透过绘本的文字与插图让你在这精简的世界找到一丝属于你的存在。然而绘本又有一个美美的称乎"静态的电影",它如同电影一般,透过不同的角度距离绘画出一张张如同大片的图片,让你透过图片就如同看了一部电影般,深深地融入。
所以绘本不仅仅是孩子可以看的,更适合成人去阅读。
希望透过分享,让身为爸爸妈妈的你能更容易与孩子亲近,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
给期望自我成长的你,能够透过绘本的文字与图片产生与绘本的共鸣,进而找到自己、疗愈自己,
更重要的是带大家通过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